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教程第三版课文翻译第五单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课文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4 19:40:43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教程第三版课文翻译第五单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课文(1)

回顾与思考: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二十年

肖淑云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一味地引入目的语文化会影响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不利于我们的文化安全。这种外语教学的弊端已引起了外语教学领域的重视,人们开始对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及学习者的中国文化外语表达力进行调查研究,对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索。目前外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表达力仍然相对薄弱,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外语学习者正确的中国文化态度,注重课程思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各类教材中增加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并在各级外语考试中适当融入中国文化,引导学习者强化中国文化身份认同。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中国文化;文化身份

随着人们对外语教学规律认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外语教学中应当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成为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目的语文化的重要性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素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外语教学应注重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介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观念。然而,人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这种只强调目的语文化重要性的外语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严重缺失——中国文化失语,这种状况导致了外语学习者观念中中国文化的日益“边缘”化,影响了学习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英语的广泛传播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威胁,而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另外,从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来看,缺少足够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也会在根本上影响学习者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形成。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一些有识见的研究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外语学习者的现状来看,其中国文化表达力仍然相对薄弱,我们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中国文化在外语教育中从被认识到其重要性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教学方法探索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教程第三版课文翻译第五单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课文(2)

一、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20世纪末,外语教育界的学者们就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早在1994年高一虹就提出了“生产性双语学习”的概念。“生产性双语学习”是指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两种语言和文化价值系统可以互动、结合[1]。束定芳、庄智象认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2]刘润清也谈到“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3]从丛把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称为 “中国文化失语”[4]。刘正光、何素秀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外语文化教学中引入母语文化的重要性[5]。许力生重新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在交际中应“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6]。汤一介[7]、章礼霞[8]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视角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任海棠呼吁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英语国家的文化介绍、学习,还应适当增加中国文化含量[9]。许克琪认为在“双语教学”热中,中华民族文化遗失问题应得到关注[10]。袁芳[11]、肖淑云[12]也都论述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

在新旧世纪之交的近十年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在相关文件中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母语文化。“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新世纪外语人才的素质培养规格提出要求:“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1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对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是: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中国文化传统[14]。但这还只是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还需要切实地贯彻到我们的外语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外语人才母语文化素养不足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教程第三版课文翻译第五单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课文(3)

二、对外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学习现状及其中国文化外语表达力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重要性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了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学习现状的调查。陆魁秋[15]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的调查与史国强、王宇[16]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试卷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邓文英、敖凡对四川省10所高校的50名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结论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各层次基本处于被忽视状态”[17]。肖龙福等通过对山东省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26名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用英语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令人满意[18]。张为民、朱红梅[19]对清华大学、赵应吉[20]对重庆市7所高校、李淑玲[21]对中国矿业大学、兰军[22]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廖华英、陈凤[23]对东华理工大学、张明亚[24]对广西五所高校、袁小陆[25]等对陕西某省属高校、加上全国各地的其他研究者对英语和非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调查都得出基本相同的结论: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整体较弱。

如果说上面这些调查只是主要说明我们的外语学习者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外语表达力不足的话,任育新的调查结论就更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学习者外语水平越高,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感可能就越强。进而,我们推测,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越高,其目的语文化身份就越明显,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可能越容易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语用规范。”[26]从国家文化安全考虑,外语学习者这种文化身份认同发展倾向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确保其母语文化身份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表达能力都不令人满意,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也有待提高。这些不同时期针对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等级高校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师生的调查给我们提供了现阶段有关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具体状况,告诉了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母语文化教学和提高母语文化英语表达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新视野大学英语3读写教程第三版课文翻译第五单元,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第五单元课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