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6篇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3 19:41:45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6篇(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6~78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80“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及其相关知识。

2.通过具体活动,经历判断大、小月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3.体验利用已有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月、小月、2月的知识。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激趣猜谜。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课件出示)

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猜出是日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猜对了。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年、月、日的秘密。[板书课题:年、月、日(1)]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6情境图。

师:请看年历表,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

【学情预设】预设1: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的有31天,有的有30天,有的有29天,还有的有28天。

预设2: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知道的生活经验都说出来,调动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2.课件出示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表。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照上面的年历表,完成下表,说说你的发现。

【学情预设】预设1: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

预设2:还发现2011年的2月是28天,2012年的2月是29天。

师: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信息找得很准确,请看看教科书,不同天数的月份分别叫什么?

【学情预设】在数学上,把每月有31天的叫大月,把每月有30天的叫小月,把2月叫特殊的月。

教师小结: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小月;2月是特殊的月,有时有28天,有时有29天。(教师适时板书)

3.课件出示习题。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连续两个月可能要用61页,也可能要用62页,这样的一个本子不够。理由是:假如是一个大月,一个小月的就是61天;假如是连续两个大月的就是62天,比如5、6月就是61天,7、8月就是62天,每天都写1页,所以这样的一个本子不够用。

预设2:2月份比较特殊,假如2月是28天,那么1、2月份就是59天,2、3月份也是59天,这样的两个月后本子还剩下1页;假如2月份是29天,1、2月份就是60天,2、3月份也是60天,这样一个本子刚好够用。

师:大家分析得不错,还能举例子说明,这样的方法很好!

【设计意图】再一次认识了大月、小月和特殊月,并且把月份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加深了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自学教科书P78,了解拳头记忆法和儿歌记忆法。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看书,知道了两种记忆的方法,一种是拳头记忆法,还有一种是儿歌记忆法,哪位同学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1)让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前教大家用拳头记忆法数出大月、小月,其他同学跟着举起小手一起边点边数。

(2)教师教学儿歌记忆法。

课件出示儿歌。

师生齐读,背诵。

师:你们知道“腊”和“冬”分别指哪两个月吗?

【学情预设】根据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腊”指12月,“冬”指11月。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仅掌握了大月、小月,而且还对我们的教科书进行了补充。

5.年、月、日的来历。

师: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吗?

【学情预设】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圈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日。

师: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为你们丰富的知识点赞。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P77“做一做”。

【学情预设】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学生对本题能够较好地完成,兴趣也会很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同时渗透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教育。

2.完成教科书P78“做一做”。

学生自主填表后再同桌间相互交流。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是与星期对不上,教师要进行指导,或者直接告诉他们每个月的1日是星期几。

【设计意图】通过将一个月的日期依次填进月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月和日及星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月历下两位同学的对话,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够依据一张月历进行天数计算、推测日期。需要提醒学生在计算出差天数时,要包括出差回来的那一天。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掌握有关月、日、星期等知识,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七”第2题。

小组合作完成,全班集中反馈评价。

【学情预设】预设1:保质期7天,到2月14日就超过保质期了,牛奶不能喝。

预设2:用今天的日子减去2012年4月20日,如果超过2年则过了保修期。如果没超过,则在保修期内。

预设3:用2011加上5即可求出灭火器从哪一年开始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年、月、日(1)

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这些月份是小月。

2月:28天或29天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却又有些模糊不清,感觉很容易,却又不简单的课。本节课尊重了学生的起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新知,是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少数学生在记忆大、小月时觉得比较难,还需进一步练习,达到牢记的目的。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9例2及“做一做”,教科书P80~81“练习十七”第3~7题。

▶教学目标

1.会判断平年和闰年,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年、月、日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时间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对比观察,认识平年和闰年

1.观察月历卡,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2016年、2017年2月份的月历卡。

师:观察两个月历卡,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相同点是月份相同,均为2月。不同点是年份不同,2月份的天数不同,其中2016年2月是29天,2017年2月是28天。

此时可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79例2的月历卡。

(2)师:2月份很特殊,有些年份的2月有28天,有些年份的2月有29天。但2月份的天数也有一定的规律,看一看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出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年、月、日(2)]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几乎每相邻的4年中就有1个年份的2月是29天,有3个年份的2月是28天。2.揭示平年和闰年。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2月是28天的年份称为平年,2月是29天的年份称为闰年。(教师适时板书)

师:继续观察,2月是29天的年份是哪几年?年份有什么规律?

【学情预设】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因数和倍数,所以不能用4的倍数来描述。学生也许会说到,闰年都是双数等,此时教师进行引导。

师:能被4除尽的数,我们称为4的倍数,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年份就是平年。

3.介绍闰年的来历。

师:有谁知道闰年是怎么来的吗?

课件出示闰年的来历,教师讲解。

师:你知道下面这些年份的2月有多少天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年、月、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本节课让学生在自主发现、交流探究中发现平年、闰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和推理能力,最终体验成功的喜悦。4.计算全年的天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年和闰年,你们知道平年全年有多少天?闰年全年有多少天吗?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列式解决,再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就可以了,即: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365(天)。

预设2:大月有7个,总天数是7×31=217(天),小月有4个,总天数是4×30=120(天),剩下的2月,如果是28天,全年有217+120+28=365(天),如果是29天,全年有217+120+29=366(天)。

师:第二位同学算得比较清楚简便。如果这一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如果这一年是闰年,全年有366天。(教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汇报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二、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79“做一做”1997年~2008年2月的月历卡。

师:上面这些年份中,哪些是闰年?请你圈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圈一圈,完成后全班展示。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2月份的天数直接判断平年和闰年。

预设2:根据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进行判断。

教师小结:有两种方法判断年份是不是闰年。第一种方法,看那一年的2月有多少天,2月有28天就是平年,有29天就是闰年。第二种方法,看年份数是不是4的倍数,一般的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年份是整百数的,一定要是400的倍数,这一年才是闰年。(教师适时板书)

2.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师:2008年是闰年,再依次接下去的三个闰年分别是哪一年?

【学情预设】一般地,每4年一闰,在闰年的年份上依次加4,就能找到接下去的闰年,所以接下来的三个闰年分别是2012年、2016年、2020年。

师: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上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

学生会根据年份是不是4的倍数,对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进行判断,并推理出上一个和下一个闰年的年份。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P80“练习十七”第3题。

【学情预设】预设1:因为2014年是平年,2月份是28天,所以用31×7 30×4 28=365(天)计算。

预设2:因为2014年是平年,所以有365天。

【设计意图】本题既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又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七”第4题。

【学情预设】每个闰年有366天,用366÷7=52(个)……2(天)计算。检验:52×7 2=366(天),说明计算正确。

【设计意图】巩固闰年的相关知识,在理解年与星期的关系的同时,也加深对闰年有366天的印象。

3.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七”第5题。

师:我们一般是每年过一次生日。小强12岁了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小强出生的那一天,有的年份里没有这个日期,也有学生会想到只有2月29日才4年出现一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每四年一闰的规律。

4.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七”第6题。

【学情预设】本题是一个实践性作业。第(1)题,要求先制作今年7月、8月的月历,再制定暑假计划,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教科书P81“练习十七”第7题。

【学情预设】学生知道一些重要节日的具体日期,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应该是10月2日。

【设计意图】通过猜生日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常识和重大节假日。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年、月、日(2)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

一般的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

年份是整百数的,一定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教学反思

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对学生而言确实是一个挑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学习,主动发现2月天数的不同,揭示平年、闰年的概念。本节课还探究出了整百年份怎样判断平年、闰年,这是学生的易错点,所以后期对与闰年相关的知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