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故居平面图简笔画,老舍故居四字牌匾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15 03:18:03

名人故居是名人留下的历史足迹,是神州大地闪亮的人文景观,是先人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和利用好名人故居,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人民政协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政协委员以留住历史文化遗产的根脉为己任,奔走呼吁,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展现名人故居风貌,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持编写了《名人故居博览》丛书,我们将陆续刊发其中精彩篇章,以飨读者。

舒乙/文

老舍故居平面图简笔画,老舍故居四字牌匾(1)

老舍先生在创作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处*,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18年老舍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市南开中学语文教师。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其间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全国抗战爆发后,老舍开始写剧本,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4年,老舍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故居平面图简笔画,老舍故居四字牌匾(2)

1959年夏,老舍先生全家在院中合影。左起:舒济、舒雨、老舍、舒立、舒乙、胡絜青。

老舍先生最后的住所是一座普通的小院,位于北京东城区迺兹府丰盛胡同,门牌10号,几乎是在市中心,交通方便,离王府井商业街和著名的东安市场、隆福寺都很近,市立二中、育英中学、贝满中学就在附近,小孩子能就近上学,萃华楼、东来顺、灶温这样的老字号饭馆也近在咫尺,下小馆绝用不着发愁。

这小房的优点是能闹中取静,平常只有花上的蜜蜂和树上的小鸟能愉快地打破它的寂静。

大门开在一个南北走向的小胡同里,胡同以明代一个公主的名字“丰盛”命名。胡同的南口通迺兹府,即奶子府大街(今称灯市口西街)。先生去世后,丰盛胡同改了名,叫丰富胡同,门牌也改了,现在是19号。

老舍故居平面图简笔画,老舍故居四字牌匾(3)

老舍先生故居 程至善摄

进了大门,有一座砖影壁,有两间小南房,是看门的工友住的,冬天也是石榴树、夹竹桃的避寒处。老舍先生搬进来之后,在大门里靠着街墙种了一棵枣树。砖影壁后面,老舍先生求人移植了一棵太平花,这是故宫御花园里才有的名花。后来长成了一人多高两米直径的一大簇,而且满树白花,送牛奶的工人一进大门就大声嚷嚷:“好香啊!”小南屋房檐下还放着一大盆银星海棠,也是一人多高,常常顶着一团团的红花,老舍先生送客人出门时,常常指着它说:“这是我的家宝!”

老舍故居平面图简笔画,老舍故居四字牌匾(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