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3-12 08:58: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生而为人,追求幸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和本能,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创造出了堪称奇迹的“中国速度”。

但国民幸福感与社会整体幸福指数却没能和经济增速相同步,根据联合国在上一年度发布的《2022全球幸福度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共计156个主权国家和地区排名第86位,处于中间偏下的位置。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1)

在这份人民幸福度排名表当中,丹麦位居首位,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其中挪威、瑞典、荷兰、芬兰紧随其后,北欧国家基本都位处前列。

这一点其实我们并不难理解,这些欧洲国家虽然地处极寒地区,但由于进入现代工业社会较早,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其中丹麦的人均GDP是我国的9倍以上。

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都使得这些国家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幸福高普遍较高,这一点我们并不意外。

但观察这份报告,我很震惊的是有一些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竟然排名也在我国之上。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2)

包括同样身为发展中国家的罗马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利比亚、印度尼西亚、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这让我在诧异的同时感到有些不能接受,毕竟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当中,这些国家都是经济水平低下、生活方式原始而落后,甚至有一些还饱受战乱的侵扰和破坏。

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GDP增速都是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竟然比这些国家还要低。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背后的原因,在这里我们要引入经济学领域的“伊斯特林悖论”,它指的是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幸福感呈现正向相关,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正向相关关系会消失。

换句话说,居民的幸福感并不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而一直保持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正好诠释了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幸福感指数却还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

与此同时,物质生活层面的富足的副作用就是会刺激人的*不断膨胀,当我们说“幸福感”,这在心理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4)

从学理的角度来讲,它的含义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通过对自我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而产生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从上到下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没能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前,我们是很难向上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的。

在现阶段,温饱问题已经不会对我们生存产生威胁了,但随之而来的,人们似乎陷入了彼此攀比的怪圈当中。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5)

当我们回顾一个中国人的一生,我们会发现自上学时起,我们就被灌输“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能有好的发展”,于是我们埋头在题海当中,为了试卷上的分数和一次次考试的排名焦虑、痛苦、抑郁。

当我们度过了学生阶段踏入社会,就业和工作的压力排山倒海地压向我们,加班变成了常事,24/7的随时待命,我们似乎被训练成了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

当我们结婚生子,我们会发现生活的压力陡增,房租涨了,菜价涨了,工资却没涨。

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学区房,我们除了努力工作去赚这些微薄的工资别无选择,面对如此繁重的生活压力,幸福似乎变成了一种奢侈。

中国幸福指数最新消息,中国幸福指数是怎么来的(6)

庸碌半生,步入老年之后我们却要时时提防自己不要生病,因为生病的开销足以掏空一家人的全部积蓄,如此巨大的医疗压力,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和闲暇去讨论幸福与否之类。

根据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的观点,幸福感这个议题可大可小,它简单到可以只是一个人心态,也复杂到足以影响社会整体的国计民生。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非洲欠发达国家人民的幸福感高于我们的原因,很多客观条件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去选择努力适应,用平和的心态对面对生活当中的大小事,相信总能在平凡普通的美好当中感受到幸福。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