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团活动记录,学校精彩社团活动记录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8-29 03:06:18

中医药文化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医药博大的医学思想与医学精神。新时期,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而中药,是中医药疗法的特色体现,用于临床,疗效肯定。中药相关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医科大学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将中药及相关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为中医药传承、守正贡献自己的力量。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文化社团中药组,在这个方面积极开展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推广中药芳香,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科普宣教,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1 日常技能培训

每年社团招新之后,大二干事会对大一新干事进行培训。本学年招新人数为25人,分为5组,其中,中医专业9人,其他医学类专业15人,非医学专业1人。培训时间为每周三周五晚六点至七点半,授课内容为中医基础、各类中医中药知识(体质、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解表药等)、中医诊断学、制作香囊、制作花茶、制作标本等,为后续社团的义诊义教、南医寻药、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奠定基础。

2 小馆建设

在学校支持下,社团和医览芳华携手创办了针推治疗及中药标本合为一体的特色小馆——杏林苑。中药组主要负责中药标本的陈设。按照分类,展出了中草药标本约400味,每味均标注名称、产地、功效、主治,并展出部分中药炮制工具,日常开放,供全校师生参观学习。小组成员负责中草药标本的维护、说明卡片的更新、日常温度湿度调控,以及每年度的陈列更新。中药小馆还提供一个小小的场地,来访者可以取出展品,近距离仔细研究,也有课桌课椅,满足小型会议学习、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小馆中收录地方特色草药约50种,均是《中药学》教材中未有提及者。中药小馆能结合地方特色,实属不易。同时,除了实物陈设之外,小组还积极着手影像资料库的建设,希望能够更加丰富中药小馆的功能。

3 文化节“摆摊”

中医药文化节,是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大型活动,旨在大力推广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摆摊”是中医药文化节活动之一,在学生活动中心特定区域摆设若干摊档,作为社团宣传活动的小基地。

摊位本身要体现社团特色和吸引学生兴趣,中药组的摊位装饰了中药图片、以往活动的照片,现场展示中药标本,制作中药花茶,为在场同学普及中药药理知识,品尝中药韵味。立足摊位,要积极组织宣传和活动。小组印制了宣传资料,说明了中医药文化节期间、以及中药组日常相关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和相应奖品等等,清晰明了,制作精美,吸引学生阅读。

小组根据时间和个人意愿安排同学摆摊、守摊。守摊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午餐和晚餐这两个时间段,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分发宣传单和解答学生的疑惑。同时,配合文化节的重大活动,小组会专门安排人手,一方面丰富自己摊位的活动,另一方面参加文化节统一的开幕、闭幕、表演、游行、相关赛事等等。

摊位每天接待人数约100人,发放宣传资料约500份,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许多新的同学参加社团活动,也吸引了其他社团商谈合作,社团还在公众号上推文、报道,增加宣传。

4 南医寻药

南医寻药是社团的一大精品活动,以中药组为主导,认识隐藏在校园中的中药。活动前,中药组成员提早在校园内侦查并确定中药植物的分布,制定四条路线。活动时,参加人员分为4队,由中药组组员带领开启中药寻找之旅,中药组组员负责判定组员是否寻找正确,如果找到正确的药植,则现场介绍其性味、功效、主治、使用注意等。期间,还有萝卜蹲、抢答、猜谜等小游戏,加深成员对所看到认识到的中药的印象。本学年中药组的校园寻药活动,历时2周。本次参与者共有5个小组,在南方医科大学校园中使用形色app寻找并确认草药,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相关草药的性质功效、分享寻找过程。每组在课堂上派出代表把草药的名称、发现的地点、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功能主治、特殊炮制等等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分享时要求图文并茂、内容详细、逻辑通畅、讲解清晰。

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主要为中药组成员,共有25人参加寻药,分为5组,其中,中医专业9人,其他医学类专业15人,非医学专业1人。在课堂上共分享了25种草药,平均每组分享5种。其中,《中药学》教材收录10种,教材中未有收录的地方特色草药5种。中药专业参与人数占总人数36%,表明中药专业的学生能够带动其他专业、甚至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起积极参与活动,努力进行中药知识的科学普及,让中草药的学习突破专业框架,渗透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行为之中。再者,活动中寻找到的中草药,有30%未有记载于《中药学》教材之中,说明中药组的学习灵活、生动、接地气、突出岭南地方特色,有效地利用校园地理环境,以活泼有趣的形式进行中草药的文化传承学习。

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到更多的非中医类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了解中医药文化,本学年社团与GO户外联盟达成合作,计划将南医寻药活动与定向越野结合起来,增强竞技效果,同时也不落下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完善,用更有趣味的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

5 药膳烹制

药膳根源于药食同源的思想,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把中药与食物结合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物美味,既能把药物当食物,也可将食物赋予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以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药膳既能满足人民对食物的追求,又具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更易为患者所接受,是传统中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魁宝,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2]。药膳课团建是中药组的一大特色,是实践课与团建的有机结合。先安排人员分别购买材料,根据分工处理烹制材料,期间可以交换工作,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地接触到所有的材料。然后将处理好的材料交由组内有经验的主厨,负责烹饪药膳,膳品主要包括反沙芋头、薏米莲子糖水、银耳枸杞红枣糖水等。烹制过程中,主厨向组员讲解药膳烹制的注意事项和药膳材料的功效等知识点,组员认真学习。待到药膳香喷喷出炉,组员们逐一品尝、点评。

药膳烹制活动,多以二年级有经验的组员带着一年级新入组员,一起完成。新入组员,有的甚至没有食材处理经验,也不知道药膳的功效主治,更不明白食材和药材的有机结合可以保护健康。通过药膳烹制,药食同源、一日三餐、舌尖上的美味防病强身的概念就深入脑海了。

6香囊制作

香囊制作属于中药组的实践课内容。课堂上,社团小讲师向组员介绍香囊的组成、特性、防治疾病中的作用,然后全小组动手,亲手制作中药香囊。

最近一次的活动,以鼻炎香囊、安神定志香囊这两种香囊的制作为主。小讲师先介绍了香囊囊中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制作工具以及使用方法,使组员对香囊的制作有大致了解;再展示出制作工具和香囊制作所需草药,让组员熟悉草药的外形和气味,熟悉工具的使用;然后,组员分工按照要求对每种草药进行加工,遵循香囊成分组装加工,制成鼻炎香囊、安神定志香囊。

本次活动制作了约30个鼻炎香囊、30个安神定志香囊,组员更加熟悉两种香囊的成分、功效以及制作,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组员主动学习中药知识的积极性。

亲自动手,并且短时间内初见成效、还能迅速运用于日常之中的活动,对于非中药专业学生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次活动初步统计,非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是中医中药专业学生的1.75倍,除了小讲师以外,几乎都是第一次亲手制作中药香囊的组员。这样的活动,依托小小香囊,传播中药防病治病知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7 草药种植

在学校、学院支持下,社团开辟了一块草药种植试验田,开放给感兴趣者前来种植草药。社团提供草药种子,包括紫苏、艾草、蒲公英、薄荷等等,种类较多,满足选择;同时,社团在网站发布种植方法等相关资料,可供学习。

草药种植的季节性较强,种植时间较长。社团招募了感兴趣者,组织种植后,日常田间管理由专人负责,种植者在特定时间去田间地头进行跟踪,需要记录发芽、开花、结果等等关键过程,拍摄全株植物生态。等到植物成熟采摘前,实际点评植物生长的特点,学习辨识全株概貌。采摘后,关注药用部分,学习炮制方法,分享种植心得。

草药种植相对花费时间和精力,观察过程较长。学生能够全程跟进,实属不易。在种植过程中培养兴趣,在记录过程中学习知识,在趣味分享中传播特色文化。社团的种植活动,还在继续之中。种植活动所得中药或将应用到南医寻药活动中。

8 校外义诊义教活动

在学校支持下,社团会定期举行校外义诊义教活动,通常一次历时2小时左右。中医义诊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运用中医诊疗方法,通过开展中医健康咨询、养生咨询及中医特色保健等活动,做到“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而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到了事先联系好的居民社区,中药组主要负责制作香囊和发放药茶。中药组组员分组,一组负责香囊制作,组员将加工好的草药摆放好,现场示教,组织社区民众组装制作香囊;另一组负责药茶分发,向社区民众分发制作好的药茶,介绍相关成分及其功效。

最近一次校外医疗服务,中药组8人参加,接待咨询100多人次,话题热度前三分别是哪种药茶能预防感冒、香囊制作的具体步骤、做好的香囊如何使用。参加活动的小组成员一方面巩固了药茶和香囊相关知识,更加了解香囊和药茶的制作,还在实践当中,了解了民众的需求,后续将反馈到日常小组活动中,增加日常学习和交流的内容,目的是让中草药更好地走近社区、走近民众生活,用小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最大程度地帮助社区民众运用中草药,防病治病。

综上,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文化社团中药组,致力于推广中药文化,在多年的社团活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青年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在校园内、外的活动中,能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既注重科普宣教,也注重中药文化宣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生动有趣,有一定影响力。小小中药社团,在专业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学习中药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不失为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19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