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与慢慢地的区别,慢慢的走跟慢慢地走区别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15 05:35:18

相信,每一个人对“内耗”这个词,并不陌生。

在我看来,内耗究其本质就是,人具有有限性。

我们无法知道事情的全貌,也并不能掌握全部真切的信息。由此,不明确的部分,便把人区分开来了

《NLP重塑心灵》中,李中莹讲述了两个朋友约会的场景。在百忙之中,假设你抽出时间去赴约。到达餐厅,我却一直没有出现。期初,你尚且可以平静。再过一会,你会烦躁。再等一个小时,你会回忆过往种种我的不是,心情变得愈发糟糕。最后我始终没有出现,你已经在内心中“跟我绝交”。

当然,这个案例中,突出了你的一种“应该”模式,事情必须按照你应该期待的样子发生。由此,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内耗。

而实际上,我是因为出发前的突发事件,扭伤了脚,又无法立刻联系。或许,我们会促成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合作,结果却不疾而终了。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

比如,你跟伴侣在偶然的场合下相遇,当时伴侣出于工作关系或者其他情况,没有亲密地过来打招呼。于是乎,你便会猜想: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他怎么这么冷血?或者他爱我,他肯定会主动打招呼的!这样,你会拉开你们心里的距离,默默地给对方减分,慢慢就没有了“信任”,更不用谈及“相信”了。

又比如,一次培训课程,结束之后。你看到有员工临时频繁外出,你会猜测:我的课程是不是没有吸引力?我是不是没有讲到重点?我是不是不适合做一名讲师?这样,你会对下一次的培训,产生抵抗情绪,更有甚者,放弃了讲师的职业。

当然,或许你真的失败了。一个项目,因为你当时激进的策略,导致整个团队的付出,付诸东流。如果,你想的是:我没有能力做领导者!我不合格!那么可能你就很难继续站稳领导者的位置了。

以上这些,都是感性的烦恼,会更加消磨时光,并非真正的深刻反省。

担心、烦恼、失败等等,都是人生的常态。

但是,覆水难收,总为曾经的失败而悔恨,毫无意义。总是闷闷不乐,会引起心病,接下来会引发身体的毛病,最终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幸。

我们可以提醒自己两点:

(1)事情发生了,自有它发生的理由,我未必能够知道,但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

(2)抱怨事情不该发生是不让自己成长;如何配合已经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制造成功、开心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慢慢的与慢慢地的区别,慢慢的走跟慢慢地走区别(1)

如何才能从感性烦恼中抽离出来?这才是最关键的。

《意念力》大卫·R·霍金斯已经给出了答案。

1.只要学会爱人,才能过健康的生活。爱作为一种自愈因子,其作用非常重要。

朋友不能到场,我爱惜自己的时间,享受当下每分每秒;课程已经培训完,感谢自己的付出,有了这次经验总结,下次只会更好;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仅仅一次小小的失败,我就能消种清业,感恩上天的疼惜......

2.要想从内耗中走出来,需要心甘情愿地去探索观照自我和生命的新途径!

《钝感力》渡边淳一,同样给出了解答。

1.钝感力即顿感的力量。

2.对眼前的事情顿感,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便能生发一种能力,让才华开花结果。

所以,真正“高级的成熟”是建立和保持深层的价值,承诺对目标而非对个人的投入。并且可以纳悦延迟满足,深刻洞察,秉持长期主义。

你会陷入内耗的情绪吗?

你是如何看待感性的烦恼呢?

慢慢的与慢慢地的区别,慢慢的走跟慢慢地走区别(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