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服演出服简笔画,儿童芭蕾舞裙简笔画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9-01 03:30:04

各个时期的敦煌壁画中,

很多经变画、供养人画及装饰图案

都有动物形象出现,

对这些动物形象进行专题研究,

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

敦煌壁画艺术和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

起到补充、丰富和完整中国绘画史的作用。

本文将从舞台演出艺术创意及

服装设计视角探析敦煌壁画中的动物形象,

探讨敦煌壁画中动物壁画的风格变化及色彩运用,

以及舞台剧中不同体裁动物造型的区别,

阐述笔者通过临摹敦煌壁画

在服装设计中受到的启发与思考。

敦煌动物壁画演变及美学风格

敦煌动物壁画整体风格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早期的传神与夸张:公元5世纪至6世纪末,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等时期。这一时期的动物画表现题材以佛传、佛本生故事、山林动物为主,造型富有浪漫色彩,往往给人以满壁飞动的感觉,线条疏朗,用笔豪放,造型简约生动,不拘泥于细节,用概括的手法突出特点和增加艺术表现力(图1a〜图1b)。二是中期的写实与理想:公元6世纪末至10世纪初,包括隋、唐两个王朝,历时三百二十多年。这一时期是敦煌动物画的成熟时期,表现题材以宏大的经变画为主。造型由浪漫走向写实,用笔用色皆有中原风范,更有许多画面画工细腻,颇具长安笔韵(图1c)。三是晚期的世俗与图案:

芭蕾舞蹈服演出服简笔画,儿童芭蕾舞裙简笔画(1)

图1 创作临摹:水粉/郑琼瑶(8开 )

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中叶,包括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诸多王朝,前后四百六十余年。这一时期的动物画中原之风日盛,出现了线描的巨制,笔法的表现形式已经相当丰富,但有些动物形象由于造型呆板而失去活力(图1d)。

敦煌关键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在古代中西贸易的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商通行于“丝绸之路”上。所以敦煌动物壁画的整体风格是时代特色与地区特色并存,其美学风格渊源有来自于中原的画法,也有来自于西域的凹凸画法,有工笔,有写意,有白描,也有没骨、重彩。这些画法与风格并不是单一使用的,而是互相杂糅,从而形成了相互交融、刚柔并济的效果。敦煌动物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夸张、写实、拟人、图案化等等。在萨埵太子本生故事画中,表现的是正在啃食太子左膝的一只幼虎的细节,画中夸张了虎仔腰身的长度和腹部的纤细,从而表现出“饿虎”的形象(图1a)。而写实是在对动物造型的认识、对动物生性表现的基础上,对动物细腻生动的刻画。在牛首纹山石这幅壁画中,牛头象征着佛教圣地牛头山,头部涂石黄色,白鼻,绿眼,形象及敷彩均十分讲究(图1d)。敦煌画师虽然未曾形成像现代动物画中对骨骼、肌肉、动作分解的体系,但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动物的结构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熟练的线条,明确的色彩,无不表现出勃勃生机,表现他们对于生命的讴歌。

芭蕾舞蹈服演出服简笔画,儿童芭蕾舞裙简笔画(2)

创作临摹:水粉/郑琼瑶8开

舞台剧中的动物服装

根据体裁的不同,对舞台动物服装的表现有不同的要求。舞台上表现动物的手法大致分为三类:肢体类,手持道具类,背架组合类。

譬如,在音乐剧《猫》中,服装设计全部按照每只猫的形象特征来设计,考虑到演员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肢体动作,服装设计以贴身的氨纶服为主,加入皮毛的元素,逼真地描绘出不同年龄、性别的猫的肤色和皮毛花纹,一张张与其身份相符的猫脸,搭配不同色泽和质感的假发,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

而在芭蕾舞剧中,很多芭蕾舞剧不直接表现人物,而是表现花、草、动物或是卡通形象,象征性较强,要遵循芭蕾舞本身的风格,强调芭蕾舞舒展、挺拔、飘逸和优雅的特点。所以在芭蕾舞剧中多以偏轻盈、简洁的肢体类风格为主 。譬如,在儿童芭蕾舞剧《九色鹿》中,九色鹿的服装主要提取了壁画中九色鹿的颜色和神圣空灵的气质,简洁的西域服装款式用白色调统一,饰以不同质感的鹿角花纹拼贴,一头空灵、圣洁的九色鹿便呈现在观众面前。而群鹿的服装款式主要是以芭蕾裙款式为主,色调以鹿本身的颜色棕色调为主做成渐变效果,并在头上以鹿耳朵搭配简洁的小鹿的妆面体现鹿群的身份,简洁又高级。

芭蕾舞蹈服演出服简笔画,儿童芭蕾舞裙简笔画(3)

敦煌服饰创意设计:郑琼瑶

在大型广场文艺表演中,受场地和资金所限,演员表演具有较强的组合性,由于观赏距离较远,服装多以大造型、大色彩为主,适合运用强烈、高纯度的色彩,以强调服装大对比、大协调的效果。不仅仅要注意单个演员的服装造型,更要注重演员之间的组合造型,尽量减少细节的处理。譬如,在太阳马戏团《阿凡达前传:托鲁克-首次翱翔》(TORUK - The First Flight)中运用了多人牵引风筝模拟阿凡达伊卡兰翼龙,时而滑翔,时而俯冲,给观众带来惊险刺激的视听感受。

从现实世界中的动物形象到舞台上呈现的动物形象,需要设计师在提炼动物形象特征以及气质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不断地推敲思索,将不同元素打破*,设计出适合人物角色的服装,从而对形象角色起到提炼升华的作用。

来源:演艺科技传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