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莎士比亚戏剧观后感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7 13:47:36

本着要看点经典名著自我熏陶的心情,自我催眠剧本很容易看的,鼓起勇气翻开了莎士比亚全集,当然,因为是朱生豪翻译的,虽然不是英文原文,在韵律上无法体会原文的优美之处,但朱生豪的翻译十分到位,在英国风味中增加了一抹中国风味,两种不同语言的风格糅杂在一起,竟然没有让人觉得不协调,反而产生了美感,果然是大翻译家。

整体看这本书中的四个剧本,戏剧冲突有的,只是对于最后轻而易举的原谅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前文的铺成感觉爱恨是如此的激烈,怎么到了剧本的结尾总是能化干戈为玉帛,总是能化戾气为祥和?同时,西方人对爱情的赤裸裸的大胆追求和一见钟情后的猛烈追求,的确同东方文化的含蓄不太相同,毕竟一眼万年虽然也得到东方人的认可,但每一个剧本都是一见倾心进而大胆主动表白,程度的确超过理解范围。另外,书中部分坏角色人物设置过于鲜明,基本没有改好的可能,最多之时在好人的允许下苟且偷生,这同写作时代有关系。

暴风雨是一出魔幻喜剧,被人迫害的公爵带着漂亮女儿流落在荒岛上,通过学习书本中的魔法和观星,终于在天时地利之时,让迫害自己的弟弟连同那不勒斯王及其王子被一场魔法暴风雨,同样流落的荒岛上。本土作战的公爵充分利用荒岛的地形、魔法及魔法精灵,通过各个击破的方法,分别惩戒弟弟及那不勒斯王、让王子和女儿结合、惩戒酗酒的伙夫及奴隶。但行为到最后,王子和女儿依然结合,毕竟剧本中描述郎才女貌;而弟弟、那不勒斯王、伙夫、奴隶,最后竟然都得到了宽恕,然后相亲相爱一家人?

无法理解王子和女儿的结合,两人是在公爵的做局中认识,彼此除了容貌上的相配之外,性格上根本无从得知是否适合。然而王子能接触很多漂亮女性,而女儿过于封闭的成长环境,如何保证两个人在经过最开始的蜜月期后,如何维系长久的婚姻生活。无法理解宽恕弟弟,毕竟整个剧本最大的冲突便是弟弟和公爵之间的夺位战,而弟弟堪称全剧本中最黑心的存在,一个在流落荒岛却依然想着怂恿他人也走上*兄夺权路的角色,最后竟然被宽恕,而且很轻易的感觉,难道是因为喜剧,所以必须结尾大家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吗?

维洛那二绅士,简言之即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女人插朋友两刀。两位绅士原本是好兄弟,相继陷入爱情魔网,先陷入的A因两地分离而莫名其妙爱上了后陷入的B的心上人,然后逼走朋友,夺人所爱。心上人倒是很坚贞,死活认准A是坏人B是情人,不为所动,而A的恋人主动找上门来,最终真相大白后,A不是羞愤自*,而是AB两位绅士都继续和之前的恋人及心上人在一起,上演一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戏。A对恋人的背信弃义及对朋友的背叛不用追究吗?笔者懵圈。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风流二字,翻译得太准确了。故事特别简单,龌龊男以为花言巧语可以诓骗温莎当地两位贵门太太,既偷腥成功还能收获点金钱,谁知两位太太虽然人前风情万种,实则内心坚守贞洁,三番两次戏弄龌龊男,同时教训了自家胡乱吃醋而任性妄为的丈夫。同时,还穿*一位小姐不为金钱不为地位就为爱情的婚姻追求,并最终追求成功。所谓风流是真风流,女性敢于正视自己的*和需求,敢于表现充足的女性魅力,同时内心坚定有追求。

一报还一报,微服私访的公爵惩戒道貌岸然君子剑的故事。公爵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君子剑,本以为君子剑不偏不倚刚正不阿,能用严刑峻法来抵制统治地区婚姻家庭道德水准的滑坡,结果君子剑竟然莫名就爱上判罚人员的修女姐姐,为了得到修女姐姐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加速判罚人员的死亡来毁尸灭迹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好在公爵只是微服私访,辗转得知此事,便惩戒了君子剑。最不能理解的是,对君子剑的惩治竟然是李代桃僵,请已被君子剑抛弃的未婚妻与君子剑虚与委蛇,最后判罚君子剑和未婚妻结婚,这公爵脑回路无法理解,因为嫁妆不丰厚而拒绝未婚妻的君子剑、为了满足*而欺骗甚至强要修女的君子剑,岂非良人,未婚妻嫁过去,未来可怕。

本以为看这类型的书需要时间,耐着性子看,然而真实情况是,欲罢不能,而且阅读快感绝对不逊色于推理小说。所以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必然有理由,虽然里面部分价值观已经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同,虽然里面的情节和套路已经被后世模仿者多次重复,但依然能感受到经典读物的魅力。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莎士比亚戏剧观后感(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