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诫电影图解,第一诫剧情详细解析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2-22 16:00:31

网上关于《第一诫》的所有版本解读,清一色都是以“眼镜鬼赢到最后”作为故事结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如果《第一诫》的结局果真是如此,那么正片中的一部分镜头,就必须被视为无意义的冗余——

因为一旦你认真去揣摩这些镜头,你就会发现,将“眼镜鬼赢到最后”作为结局的做法,会遇到前后自相矛盾、逻辑链崩溃、难以自圆其说的困扰,如此一来,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所以《第一诫》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要想参透《第一诫》真正的结局,首先你要明白,由于全片整体采用回忆叙事,所以部分场景被展现出来的时空顺序,其实是错乱的。

这也就意味着,片头展现的某些场景,其实有可能是发生在主线剧情结束后的画外。

比如片头那两个象征性场景,在本人的推断中,应该就是郑伊健牺牲很久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而能否看懂片头的这两个象征场景,对于观众能否领会到《第一诫》的画外音,至关重要。

先看片头的第一个象征场景:

第一诫电影图解,第一诫剧情详细解析(1)

“这两个男人,你猜哪个是警察?”

“其实两个都是,前面那个,是便衣。”

“在这个分不清黑与白的世界里,千万不要靠猜。”

结合《第一诫》的设定,我们不妨大胆猜想: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里提到的“便衣警察”,其实是在指代附身在活人躯壳内的鬼魂警察?

再看片头的第二个象征场景:

第一诫电影图解,第一诫剧情详细解析(2)

余文乐冲上大巴,干脆利落地枪*了一个披着女人躯壳的恶鬼,并且余开枪时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得不像是在执行公务,倒更像是来复仇。

重点来了——

这个“大巴*鬼”的场景,在全片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片头出现时,伴随着上面那段似乎意有所指的“便衣”旁白。

第二次在片中出现时,伴随的旁白同样耐人寻味:

“这个世界有很多种鬼,大部分都被锁在伤心的地方,但是有一部分的鬼,因为恩怨、仇恨,他们会踏上另一个旅途,人传人,直到到达一个终点。”

第一诫电影图解,第一诫剧情详细解析(3)

​很多观众其实就是被第二次“大巴*鬼”给整懵逼了。

“大巴*鬼”场景在片中第二次出现时,除了以更细腻的侧写镜头将大巴*鬼的场景填充得更加丰满,同时还紧密穿*另外几组看似没头没脑的场景。

由于这几组场景的内在逻辑非常隐晦,导致很多粗心的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于是不求甚解之下,干脆就把这段给脑补成了“余文乐从菜鸟到老鸟的成长历程”。

问题是,当你真把这组镜头当做一系列的“成长缩写”来看时,你会发现这些镜头中传达出的部分信息,与前后文的主线剧情——完、全、不、搭、调!

也正因相关的很多细节,前后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所以衔接起来非常别扭。

看过《第一诫》的人都知道,在正片的主线剧情中,余文乐从刚开始入行,再到最后被恶鬼附身,在此期间他最大的成长,也不外乎就是胆子壮了点,不会再轻易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尿裤子了。

记性好的应该还记得,在眼镜鬼附身女学生时,余文乐明明枪口都指到人家头上了,却愣是心慈手软不愿意开枪,这一重大的战略性失误,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后续所有悲剧的发生!

更搞笑的是,在意识到恶鬼已经附身在女警身上,并且已经获得了自己的家庭住址,以及自己还有一个妻子的致命信息后,他回到家后竟仍然心怀侥幸,没有仔细去核对妻子的身份,从而导致自己也被恶鬼附身。

显而易见,作为一名杂物科的猎鬼者,余文乐从始至终都是不合格的,并且截至被恶鬼占据躯壳之前,他一直都被眼镜鬼牵着鼻子走,根本就没有真正成熟起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能力堪忧的菜鸟猎鬼者,即便每次都有郑伊健这个老手同行陪护,也依旧是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该出手时不出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就这么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他怎么可能单枪匹马在大巴上大开*戒?他怎么可能拥有如此狠厉的眼神、这般果决的手段?

第一诫电影图解,第一诫剧情详细解析(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