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焦衫图片,老式汗衫图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4 00:17:00

白蕉衫,◆白夏布短袖單衣。○[唐][白居易]《東城晚歸》詩:“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元]張翥《中秋廣陵對月》詩:“散盡浮雲月在東,白蕉衫冷小庭空。”

膽瓶蕉(胆瓶蕉),◆美人蕉的一種。根出土處特肥如膽瓶,因稱。○[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花》:“﹝紅蕉花﹞又有一種,根出土處特肥飽如膽瓶,名膽瓶蕉。”

番蕉,◆鐵樹的別名。參閱[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

鳳尾蕉(凤尾蕉),◆通稱鐵樹。多年生常綠植物。生於暖地。幹高丈餘。葉聚生莖頂,羽狀複葉,子葉甚多,細長而尖硬。夏天開花。結實大如桃,赤色。○[明][陶宗儀]《輟耕錄‧金果》:“[泉州]萬年棗三株,識者謂即[四川]金果也,番中名為苦魯麻棗,蓋鳳尾蕉也。”○[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二》:“有鳳尾蕉,其本粗巨,葉長四五尺,密比如魚刺然,高者亦丈餘。”

佛手蕉,◆植物名。甘蕉的一種。○《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集解﹞引[顧玠]《海槎錄》:“[海南]芭蕉常年開花結實。有二種:板蕉大而味淡,佛手蕉小而味甜。通呼為蕉子。”

覆蕉,◆見“覆鹿尋蕉”。

覆蕉尋鹿(覆蕉寻鹿),◆同“覆鹿尋蕉”。◆[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序》:“守株待兔之舉,視若不二法門;覆蕉尋鹿之徒,尊為無上妙品。”

覆鹿蕉,◆見“覆鹿尋蕉”。

覆鹿尋蕉(覆鹿寻蕉),◆《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途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後以“覆鹿尋蕉”比喻恍忽迷離,糊裡糊塗或得失無常,一再失利。○[明][陳汝元]《金蓮記‧慈訓》:“鷿鵜寒莎雞動,烏輪兔駕迅長空,覆鹿尋蕉恍夢中。”亦省作“覆蕉”、“覆鹿蕉”、“覆鹿”。○[清][錢謙益]《長干行》:“且將分鹿付覆蕉,覆蕉莫以亡羊笑。”○[清][趙翼]《六十自述》詩:“鬢絲禪榻影飄蕭,看盡人間覆鹿蕉。”○[王毓岱]《乙卯自述》詩:“覆鹿忘前夢,猶龍悟守雌。”

覆鹿遺蕉(覆鹿遗蕉),◆同“覆鹿尋蕉”。◆[王闓運]《<桂陽州志>序》:“覆鹿遺蕉,亡猿災木。”

甘蕉,◆香蕉的一種。○[晉][嵇含]《南方草木狀‧甘蕉》:“甘蕉,望之如樹,株大者一圍餘,葉長一丈或七、八尺,廣尺餘二尺許,花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南朝][梁][沈約]《修竹彈甘蕉文》:“切尋甘蕉,出自藥草。”○[唐][唐彥謙]《漢代》詩:“聯詩徵弱絮,思友詠甘蕉。”○[清][先著]《病起截句》之一:“移植甘蕉為綠陰,經年長大已成林。”

紅蕉(红蕉),◆指紅色美人蕉。○[唐][皇甫松]《憶江南》詞:“蘭燼落,屏上暗紅蕉。”○[宋][孫道絢]《如夢令‧宮詞》詞:“翠柏紅蕉影亂,月上朱欄一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甘蕉》﹝集解﹞引[蘇頌]曰:“漸大則花出瓣中,極繁盛。紅者如火炬,謂之紅蕉。”○[清][趙翼]《題<嶺南物產圖>六十二韻》:“紅蕉宜綺疏,幽蘭稱空谷。”

蕉白,◆見“蕉葉白”。

蕉布,◆用蕉麻纖維織成的布。○《後漢書‧王符傳》“筩中女布”[李賢]注引[沈懷遠]《南越志》:“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雖精麤之殊,皆同出而異名。”○[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葛布》:“蕉類不一,其可為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種。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純灰水,漂澼令乾,乃績為布,本蕉也。而曰蕉麻,以其為用如麻故……蕉布與黃麻布,為[嶺]外所重,常以冬布相易云。”

蕉葛,◆即蕉布。○[晉][嵇含]《南方草木狀‧甘蕉》:“一種大如藕,子長六七寸,形正方,少甘,最下也,其莖解散如絲,以灰練之,可紡績為絺綌,謂之蕉葛。”○《文選‧左思<吳都賦>》:“蕉葛升越,弱於羅紈。”○[劉逵]注:“蕉葛,葛之細者。”○《金史‧魏子平傳》:“[江][湖]地卑濕,夏服蕉葛猶不堪暑,安得與[大名]比也。”○[王闓運]《皇中憲大夫候官陳君墓志銘》:“君布衣里門,無改雅度,蕉葛升越,不宰京塵。”參見“蕉布”。

蕉紅(蕉红),◆深紅色。○[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紅蕉花,於芭蕉蓋自一種,葉小,其花鮮明可喜,[蜀]人語染深紅者謂之蕉紅,蓋倣其殷麗之色云。”

蕉鹿,◆《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蕉,通“樵”。後以“蕉鹿”指夢幻。○[宋][辛棄疾]《水調歌頭‧呈南澗》詞:“笑年來,蕉鹿夢,畫蛇杯。”○[元][貢師泰]《寄靜庵上人》詩:“世事同蕉鹿,人心類棘猴。”○[清][黃景仁]《滿江紅‧贈王桐巢》詞:“蕉鹿幾番驚往事,關山若箇常年少。”○[廖仲愷]《念奴嬌》詞:“夢覺滄江蕉鹿幻,惟向天南凝盼。”參見“覆鹿”。

蕉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葉與芭蕉相似,花黃色,葉柄內有纖維,可製纜索、結漁網,或供紡織和造紙用。產在熱帶或亞熱帶,也叫馬尼拉麻。○[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葛布》:“蕉類不一,其可為布者曰蕉麻,山生或田種。”

蕉紗(蕉纱),◆蕉布。亦指芭蕉莖的纖維。○[唐][白居易]《晚夏閑居絕無賓客欲尋夢得先寄此詩》:“魚筍朝餐飽,蕉紗暑服輕。”○[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夏服》:“有蕉紗,乃[閩中]取芭蕉皮析緝為之。”○[鍾廣言]注:“蕉紗:即蕉麻。這裏指的是芭蕉莖纖維。”

蕉衫,◆用麻布縫製的衣衫。○[唐][白居易]《東城晚歸》詩:“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明][袁宏道]《柳浪雜詠》之二:“蕉衫烏角巾,半衲半村民。”○[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袁香亭]﹞《消夏雜詠》云:‘科頭赤足徜徉過,一領蕉衫尚覺多。’”

蕉扇,◆用芭蕉葉製成的扇子。○[唐][楊巨源]《胡姬詞》:“香渡傳蕉扇,妝成上竹樓。”○[唐][皮日休][陸龜蒙]《獨在開元寺避暑頗懷魯望因飛筆聯句》:“煙重迴蕉扇,輕風拂桂帷。”

蕉書(蕉书),◆以芭蕉葉代紙作書。○[宋][黃庭堅]《戲答史應之》詩之三:“更展芭蕉看學書。”○[任淵]注引[周越]《法書苑》:“[陸羽]作《懷素傳》曰:貧無紙可書,常於故里種芭蕉萬餘,以供揮灑。”○[郁達夫]《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師》詩:“明朝欲待游仙去,自草蕉書約老僧。”

蕉葉(蕉叶),◆1.芭蕉葉。○[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衫含蕉葉氣,扇動竹花涼。”○[宋][楊萬里]《秋雨嘆十解》詩之三:“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清][張潮]《補花底拾遺》卷一:“夏月以蕉葉代簟臥。”◆2.淺底的酒杯。○[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引[宋][陸元光]《回仙錄》:“飲器中,惟鍾鼎為大,屈卮螺杯次之,而梨花蕉葉最小。”○[宋][陳造]《雪夜與師是棋次前韻》:“掀髯得一笑,為汝倒蕉葉。”○[清][冒襄]《影梅庵憶語》卷二:“姬能飲,自入吾門,見余量不勝蕉葉,遂罷飲。”

蕉葉白(蕉叶白),◆[端州]硯石的一種花紋。產於[廣東][肇慶][羚羊峽]北岸坑。石質堅潤,色青,紋理間有純白片如蕉葉者,故名。用此石製成的硯,亦名“蕉葉白”,為端硯的一種。○[清][鈕琇]《觚賸‧石言》:“峽石礦凡十一,北岸坑曰[阿婆],曰[白婆墳],其石質黯黝不鮮,佳者亦有火捺紋、蕉葉白。”亦省稱“蕉白”。○[清][姚鼐]《題劉雲房少宰<滌硯圖>》詩:“松煤竹管行拋棄,蕉白紅絲塵自封。”○[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端州]石以[水巖][大西洞]為上,冰紋則尤為[大西洞]之最……[道光]開坑始得,前此所未有也……誠為山川靈異,鍾美於是,他洞所無,惟蕉白、魚腦、青花,差足肩隨,餘者不復比數。”

蕉衣,◆麻布製的衣服。○[唐][賈島]《送陳判官赴綏德》詩:“身暖蕉衣窄,天寒磧日斜。”○[唐][皮日休]《臨頓為吳中偏勝之地陸魯望居之因成五言十首奉題屋壁》之五:“僧雖與筒簟,人不典蕉衣。”○[唐][陸龜蒙]《早秋吳體寄襲美》詩:“短燭初添蕙幌影,微風漸折蕉衣稜。”

蕉園(蕉园),◆1.園名。即[芭蕉園]。在[燕京](今[北京])[太液池]東。○[明]《太祖實錄》草稿焚燒於此。○[清][趙翼]《顧晴沙於惠山立詩冢為賦》:“既非青史[蕉園]焚,敢托黃冊後湖閉。”◆2.指代藏書之所。○[清][錢謙益]《和州魯氏先塋神道碑銘》:“[蕉園]之藏,竹簡之籍,州次部居,爰有端緒。”

金蕉,◆1.見“金蕉葉”。◆2.借指酒。○[金][高憲]《焚香》詩之二:“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隴知音。”

金蕉葉(金蕉叶),◆酒杯名。○[唐][馮贄]《雲仙雜記‧酒器九品》:“[李適之]有酒器九品:蓬萊盞、海川螺、舞仙、瓠子卮、幔捲荷、金蕉葉、玉蟾兒、醉劉伶、東溟樣。”亦省作“金蕉”。○[宋][張先]《天仙子‧觀舞》詞:“固愛弄妝傅粉,金蕉併為舞時空。”○[宋][辛棄疾]《謁金門‧和廓之五月雪樓小集韻》詞之二:“一曲瑤琴纔聽徹,金蕉三兩葉。”○[鄧廣銘]箋注:“金蕉謂酒杯。”○[宋][姜夔]《石湖山‧壽石湖居士》詞:“玉友金蕉,玉人金縷。緩移箏柱。”

龍牙蕉(龙牙蕉),◆香蕉的別名。○[孫景瑞]《紅旗插上大門島》第九章:“尚未成熟的碧綠的龍牙蕉,成排地懸挂着,仿佛用翡翠雕刻成的一般。”

鹿蕉,◆謂人間的得失榮辱。○[清][張龍文]《旗亭宴》第一摺:“釃酒閒評弔,談幽並鹿蕉。”○[清][曹寅]《水調歌頭》詞:“幾箇鹿蕉生活,幾箇雞蟲得失,混了好林泉。”參見“鹿夢”。

蠻蕉(蛮蕉),◆芭蕉。因產於南方,故稱。○[南唐][馮延巳]《鵲踏枝》詞:“秋入蠻蕉風半裂,狼藉池塘,雨打疏荷折。”

夢蕉(梦蕉),◆《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途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遂訟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曰:‘若初真得鹿,妄謂之夢;真夢得鹿,妄謂之實。’”後以“夢蕉”比喻人生為變幻莫測的夢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休遺恨霸圖銷歇,[王][謝]飄零!但[南朝]繁華已燼,夢蕉何事重醒?”

三蕉葉(三蕉叶),◆猶言三杯。○[宋][陸游]《幽事》詩:“酒僅三蕉葉。”原注:“[東坡]自能飲三蕉葉。”○[清][周天藻]《病中遣興》詩:“量減三蕉眾所知,興來時復一中之。”

鐵蕉(铁蕉),◆植物名。又稱鳳尾蕉。通稱鐵樹。○[清][閻爾梅]《錦屏山》詩:“漁村烏柳圍金桔,僧舍香楠蔭鐵蕉。”

團蕉(团蕉),◆即蒲團。為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的圓墊。○[清][周亮工]《書影》卷七:“公垂簾,結趺團蕉上。”參見“蒲團”。

香蕉,◆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長而大,花淡黃色,有長柄。果實長形,稍彎,味香甜。產在熱帶或亞熱帶地方。◆2.這種植物的果實。也叫甘蕉。

香蕉蘋果(香蕉苹果),◆果實的氣味像香蕉的蘋果。

香蕉水,◆用酯類、酮類、醇類、醚類和芳香族化合物製成的液體,無色,透明,易揮發,有香蕉氣味。用於製造噴漆和稀釋噴漆。

眼生蕉葉白(眼生蕉叶白),◆[廣東省][高要縣][端溪]所產硯石中絕品的一種。○[清][鈕琇]《觚賸‧石言》:“中層火捺紋、蕉葉白,其絕品‘東瓜穰青花’及‘眼生蕉葉白’。”

鄭圃殘蕉,◆○(蕉qiáo)《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后因以“鄭圃殘蕉”指梦幻。○明沈璟《义侠记·解梦》:“别館蕭疎冬夜,孤燈牢落羈魂。鄭圃殘蕉,邯鄲一枕,醒後偏縈方寸。”

朱蕉,◆又稱“朱竹”、“鐵樹”。直立、粗壯灌木,高一至三米。夏季開花,淡紅至青紫色,間有淡黃色的。果實為漿果。為庭園觀賞植物。○[元][袁桷]《戲題樺皮》詩:“褐裳新脫玉層層,紅葉朱蕉謝不能。”○[清][李調元]《南越筆記‧朱蕉》:“朱蕉,葉芭蕉而幹棕竹,亦名朱竹。以枝柔不甚直挺,故以為蕉。葉紺色,生於幹上,幹有節,自根至杪,一寸三四節或六七節,甚密。然多一幹獨出無旁枝者。通體鐵色,微朱,以其難長,故又名鐵樹。”

蕉萃,◆同“憔悴”。◆1.形貌枯槁貌。○[清][史夔]《陶靖節故里》詩:“門柳故蕭疏,籬菊亦蕉萃。”○[柳亞子]《題芷畦燕游續草》詩:“[長安]棋局幾時休?蕉萃行吟客子愁。”○[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眾昌言自由,自由之蕉萃孤虛實莫甚焉!”◆2.指卑賤低下的人。○《左傳‧成公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杜預]注:“蕉萃,陋賤之人。”○[宋][陸游]《明妃曲》:“掖庭終有一人行,敢道君王棄蕉萃!”◆补证条目■同“憔悴”。■形貌枯槁貌。○宋汪元量《忆秦娥》词:“風聲惡,箇人蕉萃凭高閣。凭高閣,相思無盡,淚珠偷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