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和投资函数通常存在以下关系,投资和储蓄恒等式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3-28 13:36:12

本章提纲:

一、国民收入核算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

四、总需求和总供给

本章核心知识点:

(一)国收入核算

1、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目前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使用的衡量经济总量的基本指标。

储蓄和投资函数通常存在以下关系,投资和储蓄恒等式(1)

GDP三种形态

3、与GDP关系密切的两个指标:GNP和GNI。

GNP——国内生产总值

GNI——国民总收入

4、国民总收入GNI=GDP 国外净要素收入

5、GDP的计算方法:收入法、生产法及支出法

(二)宏观经济均衡基本模型

1、两部门:S=I 含义:消费者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那部分收入(储蓄S)等于未归入 消费者手中的产品的价值(投资I)

(三)消费、储蓄 投资

1、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三个假设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终要的因素、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2、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的最大化。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3、 菲利特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4、 储蓄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5、 投资函数——居民个人的投资不等于全社会的投资

金融投资一般不包括在投资之内,因为投资是购置物质资本

6、 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投资率、投资风险和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折旧等也存在一定影响。

7、 投资乘数——乘数也叫倍数,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乘数原理就是增加一笔投资I,在国民经济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并不仅限于这笔初始的投资量,而是为初始投资量的若干倍。

投资乘数K=1/S,其中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

(四)总需求和总供给

1、 总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和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总需求你的因素:利率、货币供应量、政府购买、税收、预期和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方向变动的现象称为“财富效应”。

2、 总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企业的利润水平即价格、成本、预期因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