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戊二烯与溴加成,环戊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5 12:49:31

来源:《农药学学报》2022年第4期

作者:宋璐璐 艾大朋 巨修练 刘根炎*

传统的双酰胺类*虫剂一般以昆虫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为主要靶标。*虫剂通过与昆虫RyR结合,激活害虫钙离子通道,引起细胞内钙离子过度释放,使肌肉细胞丧失收缩功能,进而出现乏力、反胃和肌肉瘫痪等症状,直至死亡。这类*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对昆虫RyR选择性高,表现出较高的*虫活性和长期的控制效果,且与其他类型*虫剂无交互抗性,加之对哺乳动物低毒,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已商品化的作用于RyR的双酰胺类*虫剂主要有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环溴虫酰胺(cyclaniliprole)和四唑虫酰胺(tetraniliprole)(图1)。

环戊二烯与溴加成,环戊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1)

图1 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双酰胺类*虫剂

从结构上看,这类*虫剂均含有邻苯二甲酰胺或邻酰胺基苯甲酰胺的结构。氟苯虫酰胺是首例被报道作用于RyR的*虫剂,于1998年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发现,后于2001年与德国拜耳公司联合开发,随后美国杜邦公司又相继开发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然而,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及害虫出现抗药性等问题,传统的双酰胺类*虫剂面临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氟苯虫酰胺因对水生生物毒性高,中国已撤销了其在水稻作物上的登记许可,目前已被禁止在水稻作物上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也因害虫对其产生抗性等问题而被限制使用。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环境友好且作用机制新颖的新型*虫剂已成为迫切需求。

新型双酰胺类*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于2019年上市(图2),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作用机制新颖等特点被广泛关注,其合成方法及类似物的研究等已有相关文献报道。本文主要从结构类型、研发历程及登记情况、*虫活性、作用机制、安全性与代谢残留等方面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环戊二烯与溴加成,环戊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2)

图2 双酰胺类*虫剂上市时间

01 溴虫氟苯双酰胺研发历程及登记情况

1998年,日本农药公司发现了氟苯虫酰胺(flubendiamide,研发代号:NNI-0001,图式1),其结构不同于之前所有的农化产品,包含一个间苯二甲酰胺结构,对不同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的*虫活性。从2002年起,三井化学公司Katsuta等以氟苯虫酰胺为先导,发现了一系列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虫活性的化合物,与氟苯虫酰胺的邻苯二甲酰胺结构相比,这些化合物均含有间苯二酰胺结构。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使害虫产生的中毒症状完全不同于氟苯虫酰胺,由此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发生了改变,随后通过进一步结构优化,于2010年发现了一种高效广谱的新型双酰胺类*虫剂: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图式2)。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化学名称为2′-溴-2-氟-3-(N-甲基苯甲酰氨基)-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甲酰苯胺,试验代号MCI-8007,CAS登录号1207727-04-5。其在昆虫体内代谢为去甲基-溴虫氟苯双酰胺(DMBF,图3),作用于抗狄氏剂(resistant to dieldrin,RDL)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后表现出*虫活性。此外,它能有效解决害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等其他*虫剂的抗性问题。

环戊二烯与溴加成,环戊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3)

图3 溴虫氟苯双酰胺和去甲基-溴虫氟苯双酰胺的结构

2018年3月,三井化学公司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在日本获得登记,用于白蚁防治的土壤处理剂,并于2019年11月在日本上市。2019年12月19日,巴斯夫公司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原药在澳大利亚农药兽药管理局获得登记,这是巴斯夫公司的溴虫氟苯双酰胺在全球的首个登记。随后溴虫氟苯双酰胺陆续在日本、加拿大、中国和美国获得登记,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溴虫氟苯双酰胺在全球的登记情况

环戊二烯与溴加成,环戊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反应(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