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雄安新区怎么样,北京雄安新区疫情怎么样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01:10:2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8月9日,中共河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给河北的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河北坚决服从服务大局,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交通、生态、产业3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京津成河北技术成果供给重要源头

河北与京津联手打通拓宽“对接路”2089公里,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建成通车,累计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将近4万家。河北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承接工作有力有序。科学统筹雄安新区及全省其他地区承接布局,加快推进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承接平台建设。首钢、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等一大批疏解项目已经落户河北,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作为全省承接的单体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一台车”带动形成了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化协同发展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拉动效应不断显现。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石家庄直通承德的高铁列车、京唐城际即将开通运营,京保、京涿开通了通勤列车,雄安50分钟到达北京、19分钟到大兴机场,区域交通越来越便捷。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成果十分显著,河北与京津跨境河流横向生态补偿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旅游通航。

京津冀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河北43个承接平台引进京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516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省承接5000万元以上京津转移新开工项目270个,总投资1494亿元。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今年上半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230.1亿元,同比增长39.43%,占全省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的60.77%。京津已经成为河北技术成果供给的重要源头。

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4300多亿元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一张白纸到现在塔吊林立,未来之城正在拔地而起,累计完成投资4300多亿元,今年新开工项目59个,目前已经完成投资将近600亿元,“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正在有序落地,中国中化、中国星网、中国华能等央企总部已经启动建设,累计注册设立各类央企机构110家。城市大脑、城市计算中心等智能基础设施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00亿元,新建区域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超过90%。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481亿元、96个项目分两次集中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7%。

雄安新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目前承接工作正扎实有效推进。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已经基本建成,首批疏解清单标志性项目正在有序落地,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项目开工建设,百度、腾讯等一批知名重点企业进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赋予新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推进“一会三函”审批,建设项目开工审批环节由数十个减少为4个。优化在京企业跨省迁移政策,打造15分钟企业服务圈,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要素供给等方面先行先试,要确保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同时,着力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大力实施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一体推进补水、清淤、治污、防洪、排涝,淀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野生鸟类现在达到237种,比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

河北省委*倪岳峰表示,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让雄安新区成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高标准高质量建好重点社区,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和精品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全域同步建设,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在城市产业方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积极争取央企落户,推进自贸区改革创新,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让雄安新区的空气中飘扬着创新的味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