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矢量图,独角兽矢量素材gif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6 08:32:30

商周:白兕与青牛

1929年,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土了一个兽头骨,上刻甲骨文字。这是商代王公的狩猎成果,当时人认为这是一只难得的珍稀猎物,所以刻字留念。根据刻字,判断这是一头“白兕”。

独角兽矢量图,独角兽矢量素材gif(1)

动物有时会由于基因缺陷,缺乏色素,全身毛色雪白,非常稀少,所以被视为珍品。然而兕又是什么呢?

中国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对于古代中国出现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他利用这些生物的分布,来推断古代的气候冷暖状况。他以古书为证据,认为这个“兕”就是犀牛。犀牛是热带动物,现今中国并没有犀牛,然而古代有,说明当时的天气比现在温暖。

北宋的中药书《嘉祐补注本草》中,兕和犀牛被解释成同一种动物,公的叫“犀”,母的叫“兕”。南宋罗愿的《尔雅翼》,这本书是对古代字典《尔雅》中词汇的解释。罗愿认为,古人叫“兕”,今人(对他而言的“今人”,也就是宋朝人)叫“犀”,是一物二名。

独角兽矢量图,独角兽矢量素材gif(2)

另外一位给《尔雅》做过注解的古人,西晋的郭璞写道:“兕一角,色青,重千斤”。看来,这个形象确实很像犀牛。

传说中的“兕”

虽然古时的中国有犀牛,但考古发现的犀牛骨头相当少,古书和甲骨文中对“兕”的记载却相当多。法国人德日进(Pierre Teilhardde Chardin)和中国地质学家杨钟健,在对殷墟的考察中,只发现了少量的犀牛脚掌骨头(其他动物的骨头很多)。

犀牛是体格庞大的独居动物,数量本就不多,找到的骨头很少,也是合乎情理的。甲骨文中记载,商代的王公把森林点燃(为了把野兽赶出来)进行狩猎,得到兕七十一头。哪里的森林也不会藏有如此之多的野生犀牛。这样看来,“指兕为犀”是可疑的。

独角兽矢量图,独角兽矢量素材gif(3)

另外一个疑点是,甲骨文中可以见到“射兕”的记载,古书如《诗经》和《楚辞》里,也常常提到用箭射*兕。犀牛浑身硬甲般的厚皮,体重一到二吨,发怒时破坏力极其可怕,古人怎么能用粗糙的武器跟它搏斗,还用箭射*许多犀牛呢?

独角兽矢量图,独角兽矢量素材gif(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