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火神山的工匠精神,雷神山火神山建造得这么快的原因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6 22:35:23

中新财经4月27日电 (记者 庞无忌)桥梁、港口、摩天大楼……近年来,随着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落地,“中国建造”蜚声海内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它的背后,站着无数专注自己岗位的大国工匠们。

4月27日-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举办。大会采取线上 线下结合的方式,设置职工创新交流活动3D VR线上展示和“工匠云直播”等活动。

作为参展者之一,中建集团展区设置“工匠精神与生俱来”“国匠担当与日俱增”“匠心筑梦与时俱进”三个板块,展现中国建造背后的大国工匠们。

“中国建造”背后有哪些知名工匠?中建集团介绍称,改革开放后,被誉为“四顶红帽子”的王毓刚、厉复兴、俞飞熊、罗君东在建设深圳国贸中心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信息化时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项目总工程师郏鸿秋,面对荒漠戈壁,带领项目团队发扬铁军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太空港,荣获中国建筑行业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0年,湖北武汉疫情严峻、急需专门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紧急时刻,中建集团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牛合龙、龙建洋、邓志勇等一批基层建设者们坚守在各个岗位,10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2022年,在香港疫情告急之时,中建国际、中建科工等子企业承建中央援建香港的社区治疗设施及临时医院。

大国工匠默默耕耘在各个领域。比如:“中华文化传承人”张锦秋、赵元超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最好的才华贡献祖国西北,完成了长安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延安大剧院等一大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建筑作品。

“区域发展践行者”陆建新扎根基层40载,带领团队攻克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的世界级难题,将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亲身参与缔造“深圳速度”,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

“自主创新争先者”肖绪文从基建工程兵到国家工程院院士,主持建造的多项工程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科技争先”张琨、“核电先锋”李政、“中国岩土特工”周予启等众多大国工匠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推动着中国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

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砌筑工邹彬、许纪平匠心作砖,把最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逐渐从“小砌匠”成长为“大国工匠”。

焊接工梁飞27年用焊枪绘出一条从普通焊工到全国劳模的成长之路。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肖龙鸽、卢国春、曹亚军、雀儿山隧道建设团队等众多“基建强国先锋者”投身大国基建,参建了武汉长江隧道、武汉站等诸多经典工程,为我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

筑梦海外,魏乐荣、邱明辉、陈振明等一批能工巧匠扎根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友谊学校、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等一批精品工程牵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

中建集团透露,近年来,已通过举办中国建筑工匠、首席专家评选活动,该集团选树了一大批以陆建新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21人入选全国建筑行业“大国工匠”,15人获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创建了6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工作室,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达37亿元。(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