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

首页 > 社会 > 作者:YD1662022-12-10 09:39:38

张固城村

张固城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大召营乡,也称张故城。

汉元鼎六年,汉光武帝巡游时曾来到这里视察,此时恰好前线送来南方叛相吕嘉的人头报功,于是光武帝就取擒获吕嘉之意,在此地设立了获嘉县。后来,到了晋朝建兴四年,获嘉县废,人们就把此地称为故城。明朝初年,有张氏一族迁到此处居住,改名叫张故城,后人谐音为张固城。清乾隆年间,人们认为故字不吉利,将故字改为固字,即现在的张固城。

问十村

河南省漯河市汇源区问十乡问十村地处西平、舞阳、源汇区三地交界之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问十,曾名十里店。明朝初年,有张、梁二姓村民由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此落户,因此处北至北徐集、南至灵寨,西至吴城,东至曹店均为十里,且此处开设有住宿店,始名十里店。

据论语记载“长沮桀倪偶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为此子路所问之渡口所在地,被命名为问津。清咸丰年间,为防匪患筑有村寨,文人为纪念孔子周游列国经此问津,故易名为问津寨,后改名为问十,沿用至今。

纣王殿村

纣王殿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纣王殿村原来叫槐树岸,因村临深沟,沟里处处都是槐树,故得名槐树岸。后来商纣王在这里屯兵,才改为纣王殿。

蜜蜂张村

蜜蜂张村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以前叫八家庄,因为这里只住着八户人家。

之所以改名叫蜜蜂张,是因为清末有个姓张的养蜂能手,从开封辗转来到这里定居。他家祖传饲养蜜蜂,就带动村里的村民养蜂采蜜。天长日久,此地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为纪念这位养蜂的张姓好人,便把村名改成蜜蜂张。

饮马口村

饮马口村是新乡人民耳熟能详的一个地名,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卫河之滨,是一个重要的古码头。

饮马口,很久以前,这里是两个小村庄,西边的叫宋王庄,东边的叫小赵庄,两个村庄房挨房,街连街,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村庄。

关于饮马口名称的由来,有着一段历史故事。

北宋末年,金兀术率兵侵犯中原,30万金兵横冲直闯一路*到新乡,竟然都没遇到宋军的抵挡。金兀术便在新乡城内安了营,下一步就是渡过黄河,直取宋朝都城汴京。

听说金兀术想要渡过黄河,直取汴京,岳飞非常生气,怒发冲冠,因为生气,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岳飞带领岳家军抢先渡过黄河,直奔新乡,在金兵的眼皮底下,扎下18个营盘,像铜墙铁壁一样,构成了一道阻击金兵南下。

有一年夏天,岳飞带领岳家军路过送王庄和小赵庄,此时正逢三伏天,岳飞看将士热得受不了,战马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于是传令在大道西边的校场安营休整。

将士们安好营寨,个个渴得头晕眼花,战马渴得摇头晃脑。

这时,宋王庄和小赵庄的乡亲送水来了,岳家军将士个个感谢不止,端起大碗一口气就是半碗。

岳飞的跟马侍从张保,端过水碗,咕咚咕咚喝了一碗又一碗,突然想起岳元帅的青鬃白马还没有饮水,回头一看,可吓坏了,岳元帅的战马竟然不见了。向北一望,看到几个人正牵着马向北走着,走在最前边的正是岳元帅,一个人牵了五六匹战马,张保追过去说:“元帅,我去饮马。”帮忙去饮马的乡亲们,听说牵马的人就是岳元帅,一下子把岳飞元帅围了起来,岳飞说:“大家一样热,一样困,咱们一起去饮马。”张保只好和乡亲们一起跟着岳元帅向河边走去。

大家说说笑笑来到卫河堤边,战马一见水,就咕咕地喝起来。岳飞站在堤岸,向四周细细看了一遍,称赞这里真是一个饮马的好地方。

一住几天,岳飞常常和士兵到这里饮马、乘凉,路上,河边留下了岳飞的一行行脚印……这里成了小赵庄和宋王庄的乡亲们爱慕和自豪的地方。过了许多年后,两个庄上的老年人一合计,就把两村合成一个村,起名就叫“饮马口”,借以敬仰在这里饮过马的民族英雄岳飞。

裴城村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原名洄曲,位于裴城镇西南部,因唐朝名相裴度曾驻村而改名。唐朝中期,发生叛乱,叛军烧*抢掠,当地百姓恨透了叛军,平叛中,宰相裴度在洄曲停留了4个多月,有感于裴度的功绩,当地人把洄曲改名为裴城。

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1)

访车李村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的访车李村原名江岸李村。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攻襄城不克,欲运来炸药攻城,无奈军中战车短小破旧。城北20里一李姓村民献上祖传太平车。此车双轴四轮,行驶平稳。闯王令五马驾车,从郾城运来炸药轰开城墙,攻克襄城。此后太平车在闯王军中屡立奇功。车主寻访太平车,闯王亲迎。这个李姓村民居住的村子江岸李就改名访车李。村名饱含着人们的赞誉之情。

八柳树村

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乡八柳树,位于县城南部,原系黄河渡口,历史上曾称八柳渡。相传,夏禹治水时曾到过此处,秦朝时形成河道,唐宋时成为有名的渡口。因渡口载有八棵大柳树,故称八柳渡。关于这柳树,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宋朝时,金兵在河南被岳飞打败了,就强迫渡口的渔民送他们过河。

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2)

渡河后,金兵却凶残地*死了渔民,一时间,鲜血染红了黄河两岸。这时,岳家军赶来了,却找不到船只渡河,于是就砍伐岸边的柳树做成木筏过河,消灭了穷凶极恶的敌人,为百姓报了仇。岳飞还命大将王贵把守此渡口,以防金兵南侵。老百姓非常感激他,为了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英雄,他们就把做木筏的八棵柳树拆开,栽在岸边。后来,这些新栽柳树居然枝繁叶茂,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标志。后来,黄河南徙,渡口变成了村庄,建国后改称八柳树村。

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3)

官在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官在村—原名官道头,因位于许昌至鄢陵的官道终端而得名。清朝时期,僧格林沁追剿捻军路过此处,听到此村名管官道头,因“道”与“到”谐音,寓意不祥,大为光火,喝道:“什么官到头?官在,官还在!”于是将村名改为“官在”。

陶桥村

河南省漯河市汇源区陶桥村位于问十乡西北部,与舞阳隔河相望,唐河环抱村庄,三面环水,村中以四个池塘为线分南村、北村。

  陶桥村是由明初洪桐县陶氏三兄弟行之现在唐河湾,发现此处环境优美,三面环水,是生态聚财之地,就在此留住,繁衍生息,因此处唐河有座涨水没、落水现的石桥,而被称为陶桥村,后有申姓人迁移至此,形成村中两大主姓。因经考证为孔子游学讲学处,和自然形成的老龙口让陶桥村文化底蕴深厚,文人和成功人士辈出。

十室村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十室村,历史非常悠久,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此地,其弟子子路向村民求宿。

村民问子路:“什么高?什么厚?什么香?什么臭?”子路答:“天高,地厚,肉香,粪臭。”村民认为他不是孔子弟子,拒绝留宿。

子路向孔子报告后,孔子说:“你应该回答‘父母高,夫妻厚,饿时香,饱时臭’。”孔子又发了一句感慨:“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十室”名称即由此而来。

王洛村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的王洛村,同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相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逃难到氾源,他的一个妃子生下一子,于是将氾源改名为“王落子”,后演变为“王洛”。

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4)

陈曹村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的陈曹村,名字来源于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记得这个场景:许田围猎时,曹操使用汉献帝的帝王之弓射中一鹿,百官山呼“万岁”。曹操拍马出列接受百官拥戴,关羽欲*曹,刘备提醒其“投鼠忌器”。归途中,关羽向刘备陈述曹操行为,“陈曹”即由此得名。

五女店村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的五女店村名字来源于一个悲伤的故事。相传汉献帝皇后伏氏与姐妹四人,被曹操所害,葬于此处,故得名五女店。

160个村名的来历,王姓的村庄名单(5)

马唐马村

  马唐马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大召营镇西南。马唐马村西面有一寺庙——兴国寺,兴国寺原名唐马寺,马唐马的村名就来源于唐马寺。该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存记事碑等大量文物为证),有山门、石塔、戏楼、火神殿、钟福殿等,共占地20余亩,4个大院,35间房屋,和尚30人。据说,在唐朝,兴国寺和少林寺、白马寺齐名,并有三寺一线之说。因寺院供奉的火神爷,爱热闹。每到正月初七,方圆三十里的几十个村,近万人都来看戏、看会首领羊,热闹非凡,但总不显拥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