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用办亲属关系证明吗,没有直接亲属的关系证明在哪里开

首页 > 社会-民生 > 作者:YD1662022-12-01 09:46:50

□游德福

只因手机号缺失,岛城市民李老先生日前到银行替患病孩子领取低保金时遭遇“卡脖子”,虽然带齐了身份证、儿子的残疾证、家庭户口本等证明材料,却取不出钱来。银行给出的理由是:内部提示手机号码缺失,暂时无法办理取款业务。家里急等钱用的李老先生非常不解:想取钱,先得去开一张监护证明,证明“我儿是我儿”,难道凭身份证、户口本证明不了?手机号码竟然比这些还重要?这是什么奇葩规矩!(8月8日《齐鲁晚报》)

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李老先生取钱遭遇“卡脖子”,倒不是银行工作人员态度傲慢所致。的确,老人的遭遇让人同情,但规章制度又不能置之不理。这不,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核实,李老先生提供的证明材料能证明其儿子无民事行为能力,但无法证明老人是其法定监护人,从合规与风险的角度出发,须再补一张监护证明材料。考虑到李老先生年事已高,银行方面决定主动帮他办理,先后联系了市南区民政、法院、街道办等多个部门,终于将办理流程等相关事宜理顺清楚。并且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帮老人完成了网上信息的填写。事情最终得到解决。

在为这家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帮取钱“卡脖子”老人“开证明”点赞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思考:曾经有人为证明“我爸是我爸”,陷入循环僵局“跑断腿”。在多部门联合发文,重拳处理“繁琐证明”“循环证明”,甚至“奇葩证明”之后,为何还会出现须证明“我儿是我儿”的情况?说实在的,当今,各种不合时宜、繁琐复杂的条条框框并不算少见,很多所谓的规定就是人为设置出来的,并无道理可言。服务行业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从细节入手,设身处地地为消费者着想,让规定蕴含更多“人性因子”,这应成为基本的业界遵循。各种奇葩规定需要及时清除废止,这样一来,才能更好服务消费者。

实际上,早在2020年4月27日,国家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等六部委就联合发布了《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其中包括亲属关系证明、居民身份信息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在内的20项证明文件,将不再由村委会或居委会出具,而将变更为由居民个人据实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居民办事事项涉事部门与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等方式来核对事实。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来,上级的文件规定,在具体执行时还存在那么一点“小距离”。

如今,又见须证明“我儿是我儿”,奇葩证明何时休?现在信息都这么发达了,以前一些所谓的奇葩证明材料早都已经不开了,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银行还是有些莫名其妙的要求。有时社区给出具了相关证明银行也不认可,当事人很为难也很恼火。现在一直在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在信息越来越公开通畅的情况下,希望能让信息数据在政府、银行等部门之间多“跑腿”,让这些特殊群体好办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