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拔子多长最好用,鞋拔子多长最好用呢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4-04-20 02:13:11

鞋拔子多长最好用,鞋拔子多长最好用呢(1)

(图文无关)人到中年,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噩耗!比如这个长辈得什么癌了,那个亲戚得厉害的病了。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5月2日《南方周末》)

三舅倒插门到砖桥街,是因为我姥爷先谢世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作为一个没有父亲且兄妹五六个的穷小伙子,婚姻上是没有太大的选择权的。我姥爷的母亲是汤恩伯的十一师过西华县时,以剿匪的名义将几十个老百姓围在方庄后的白果树(银杏树)下烧死的。十三四岁的姥爷领着五六岁的弟弟逃难到汝南县,在郭记胡辣汤店里当了若干年伙计后,才树起了方记的牌子。二次土改,我姥爷回到商水县方庄,大集体后不让做生意,抑郁多年,久病缠身。三舅最小,亲身经历了其中的甘苦。我三妗子虽然兄妹四个,哥哥当兵留在了武汉,三个女娃撑不起天,为了支撑门楣选中了我三舅。三舅中等个,相貌清秀,性格内敛温和,明明知道三妗子歪脖,也义无反顾地入赘到离方庄五六里的砖桥街。

本分是中国男人的一大美德。三舅几年后不仅得到了三妗子族人的认可,还被委派为村组的会计。三舅入赘后没有改姓,连子女也随三舅的姓,姓方。我和三舅的儿子标子同岁。小时候走亲戚,先到我姥姥家,路过三舅家,最后在离砖桥一里远的朱庄我姨家吃饭。姨父是小学教师,懂得场面应酬,多年的客来亲往,三舅家都成了“过场”。三妗子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且善解人意。我兄弟五个,父亲又在城里上班,母亲家里地里忙 得不得闲宁。五个男孩子长身子时不但吃得多,衣服鞋子也很破费。忙得很少走亲戚的母亲从三舅家回来,经常捎回来三妗子给我们做的鞋子,方口的,圆口的,绿军装布鞋面的,黑绒布面的……农村的人认为姨是最亲的亲戚。因为我们兄弟几个经常穿三妗子做的鞋,没有觉得三妗子外戚。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舅家的“鞋拔子”。农村人穿新鞋,紧,需要用二姆指抠进去提起来。手指头往外拔时,挤得生疼。三妗子家的鞋拔子一尺多长,穿新鞋时放在后鞋帮里,脚钻进去后,一提就穿上了。

皮鞋流行起来后,鞋拔子已经走进了历史。但我经常想到三妗子做的新鞋与她家的鞋拔子。2012 年 8 月份,表弟标子打电话向我讨主意,三妗子突然病重,70%的脑溢血。我赶到漯河医院,见三舅抱着头蹲在急救室门口。“如果医生说,救治过来也可能 是植物人的话,我不建议抢救了。”父亲胃癌,在医院住了一年半。虽然我们兄弟五个,母亲却被侍候病人折腾得休克两次。我深深地理解“床前没有百天孝子”的来由。“小五,不治?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大活人死去吗?” 三舅一脸悲怆。“治,最好的结果是植物人,生不如死。”“生不如死,也比看着死强呀!”三舅几乎哀求的腔调,一下子改变了一群人的定论。

医学的发达程度让预言越来越准确。三妗子治疗了几个月后出院时仍不能说话,吃喝拉撒也不知道。表弟标子在外地搞装修当小工头,表姐嫁到外村,也一家子人。三舅满心欢喜地将三妗子弄回家:“慢慢会好的,我陪着她多锻炼锻炼!”一个五十五岁的庄稼汉说出这样的话时,一时让人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因为,接下来将是日复一日的做饭,喂饭,帮病人擦屎刮尿,翻身洗澡……

母亲在,春节我一定要回家过年。串亲戚时,仍沿着小时候的路线。“你三妗子吃胖了一点,喊喊她,有反应了。”三舅将三妗子抱到椅子上,我顺着三舅的意思喊两声,三妗子眼神迟缓地看了看,如同陌生人。过春节哩!大家说一些喜庆的话,如会一天天地好起来的,某某地方的植物人 在床上躺多年又会走了……三舅听得眼里发光。一次,二次,三次,五次,八次,十次……连说这些话的人都不相信了,三舅听得津津有味。“年前,好像 生我的气,喂她,不吃了!我用小勺子住她的舌头,硬灌的!”三妗子躺在上第五个年头时,春节我又去看她,三舅很有成就地说。“三舅这样侍候一个植物人,不累吗?”返回的路上,我小心翼翼地问母亲。“唉!该他这一辈子遭这样的罪!”母亲说得让车上的几个人眼里噙泪!

人到中年,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噩耗!比如这个长辈得什么癌了,那个亲戚得厉害的病了。父亲胃癌十一年,我三叔检查出来胃癌。祸不单行的是,比我大四岁的二嫂不仅舌腺癌,还夹杂脑溢血……钱呀亲情呀闹腾的七事八事鸡飞狗跳的……在听完家人这样或那样的诉苦后,我会冷不丁地问起我三舅的情况。“人变成植物人了也会老。躺床上十多年了头发竟然白完了!”“三妗子除了变老了,像出院时一样。三舅将一个植物人侍候十二年了,这样的耐心,这等人品,这种任劳任怨……”我说这话是发自腑肺的,因为读这么多书见这么多人的我,却对三舅肃然起敬!

母亲前天说,我三妗子病好像厉害了,额头肿得皱纹都伸展了。听后 我没有一丝的悲伤,反而关心我三舅的身体。“你三舅,瘦得走路都走不成,不远都走不动了!”母亲悲伤地说。我眼前立即浮现出三舅那虚弱的身影与内敛温和的眼神。记得刘震云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提到他三舅的处世哲学,尤其是在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将他三舅的话变 成“如有巧合,别当巧合”的引言。让“三舅”这个词在众口铄金的重复念叨中有了其他的含义。这时,我也想起了我三舅,一个入赘到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砖桥街的三舅,一个从五十五岁侍候一个植物人到六十七岁的三舅,一个平凡隐忍却非常了不起的三舅……

潦寒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