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使动用法,怎么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06-03 23:47:33

一、使动用法

文言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1.动词使动用法

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例如:

①项伯*人,臣活之。(《鸿门宴》)“活”这个行为不是主语“臣”发出,而是主语“臣”使宾语“之(项伯)”发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译为“项伯*人,臣救活过他”。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忿恚”是主语 “(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③叫声屈动地惊天。(《窦娥冤》)“动、惊”分别是主语“屈”使宾语“地”“天”发出,分别是“使……震动、使……震惊”意思。

2.形容词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④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是形容词,作使动,“使……尊贵”,“尊长安君之位”即主语“媪”使宾语“长安君之位”“尊贵”。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稳固”。

3.名词使动用法

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作使动,“使……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4.数词的使动用法

用如使动,表示“使……怎么样”,其含义要依据具体语境而定。例如:

⑦“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候乎?”(《左传•成公八年》)“二三”意为“使自己的德行没有定准。”

那么,应该怎样去判断使动用法呢?宾语与谓语之间是主谓关系,则该谓语就是使动用法。也就是说每个使动用法的词首先都用作了动词并且这个动作是由后面的宾语发出的。

怎么判断是不是使动用法,怎么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1)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1.名词用作意动

主语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⑧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⑨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⑩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2.形容词用作意动

主语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⑪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⑫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⑬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羞之”,即:“以之为羞”(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

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的三个“美”,都是意动用法,表示“以我为美”的意思。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实际上不一定这样),而后者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本文节选自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