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原著原文,傅雷家书课本原文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11 20:53:11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推荐的第一本名著,就是《傅雷家书》。作为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对人们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既深且远”的著作,不仅值得学生们一读,也值得为人父母者一读。

傅雷家书原著原文,傅雷家书课本原文(1)

附原文: 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

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45 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一、题目“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

傅雷先生与他的妻子在1954到1966年间给孩子写了一百八十多封信。一般书信是没有题目的,编成书的时候,就以写信时间作为题目了。傅聪是1954年1月17日离开父母的,先去北京,随后去波兰留学。他17日刚走,傅雷18日即情不能自已,写下了第一封信。

二、“一天到晚堆着笑脸”

傅聪出国,是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的。20岁的他沉浸在喜悦之中,与家人在他分别后“止不住流泪”形成鲜明对比。

三、“五三年正月的事”

是指傅雷与傅聪因讨论贝多芬作品哪一首最重要产生争执,傅聪离家出走一月余。

傅雷家书原著原文,傅雷家书课本原文(2)

四、“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

教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又写了那么多语重心长的信件的傅雷,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原来傅雷一生苛求完美,所以对孩子也要求特别严格,傅聪小时候没少挨揍,而且打得特别狠。

但他自己也表示,“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而没有像一般的父母到处夸耀:“你能有今天,全是凭我们打出来的!”

他还做到了很多中国父母很难做到的一点:向孩子认错。如“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又如“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甚至“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前段时间,电影《狗十三》里父亲打了女儿李玩之后的道歉被很多人批判不真诚。其实,在生活中你找找看,愿意给孩子道歉并且付诸行动的家长有几个呢?

五、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有些错误就像钉子一样,即便事后拔出来,也还是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再多的弥补也无济于事。巴尔扎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宁可事前小心,不可事后悔恨。

六、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

傅敏注解:父亲教子极严,有时几乎不近人情,母亲也因此往往在精神上受折磨。注意句中的“作”现在规范为“做”。

七、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意为,傅雷壮年之时不懂得做爸爸的艺术,让傅聪在童年时吃了不少苦。有道是钢琴、古典音乐还有父亲的责骂体罚,就是傅聪全部的童年。

傅雷家书原著原文,傅雷家书课本原文(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