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著名小说,老舍的著名小说有哪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04 14:25:42

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说:

“婚姻中的很多痛苦,都来自浪漫主义爱情观的误导。”

对伴侣的期待越高,对婚姻的失望往往越大。

1933年,著名作家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离婚》。这是老舍本人最满意的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老李,是追求浪漫主义爱情的典型代表。他一心想找个“诗意”的太太,然而,最终却娶了一位老土的乡下太太。

不甘平庸的老李,试图对太太进行改造,却又不得不一次次放弃,最后只能妥协。

多少婚姻,想离离不了,想过过不好。

读完《离婚》才懂,原来对“理想伴侣”的执着,是婚姻中最大的灾难。

老舍的著名小说,老舍的著名小说有哪些(1)

来源:全景视觉

老舍的著名小说,老舍的著名小说有哪些(2)

所谓理想伴侣,不过是一场幻觉

老李出生在乡间,十四五岁便进城读书。

大学毕业后,凭着过人的文笔和学识,成了北平财政所的一名科员。

他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理想伴侣:

“我要一个还未被实际教坏了的女子,热情像一首诗,愉快像一些乐音,贞纯像一个天使……”

不用说话,两颗心能相对微笑;不必同床,却能做着同样的梦。

如果得了这样的女子,老李愿意将她像女神一样供起来。

然而,他的太太却裹着小脚,平日里只会赶小鸡、叫猪,大声吓唬孩子,以及骂街。

老李想过离婚,但没办法实现。

于是,他将太太和儿女都接来了北平,希望能拉近夫妻关系。

无意中,老李发现隔壁的马少奶奶是那样的天真烂漫,正符合他的“诗意”。

同款的发辫,在老李看来,太太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梳哪门子小辫”,而马少奶奶却是“轻俏着几个世纪”。

马少奶奶崇尚自由恋爱,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家庭教师老马。然而,才过三四个月,老马就和外遇远走他乡了。

这时,老李动了心思,盼望着马少奶奶跟丈夫离婚。

不过,这都是老李一个人的白日梦,马少奶奶始终只拿他当普通邻居。

后来,老马带着外遇回家,马少奶奶与他们同桌吃饭,并无半分抵抗,甚至还和老马在同一个房间过夜。

跟那些忍受丈夫纳妾的女人相比,马少奶奶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都是在婚姻中苟且,活一天算一天罢了。

老李的理想碎了一地:

“‘诗意’?世界上并没有这么个东西,静美,独立,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和老李一样,掉进了理想伴侣的陷阱中。

走过半生,才明白一个扎心的真相:

这世间哪有什么理想伴侣?我们终究都会和“错”的人结婚。

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

“*是你想象的世界,而你的现实处境是真实的世界。*的世界没有界限,但是现实世界是有天花板的,二者之间的差异才造成了你的种种烦恼和痛苦。”

真正让你痛苦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你对那个人的期待。

我们总是这样,一边错把理想当现实,毫不自知;一边又硬将现实变理想,不遗余力。

不知不觉,便为日后的婚姻悲剧,埋下了祸根。

老舍的著名小说,老舍的著名小说有哪些(3)

来源:全景视觉

老舍的著名小说,老舍的著名小说有哪些(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