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6-15 10:17:53

作者:张引娣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1)

近日,忽然听说朋友家的女儿谈了个对象,朋友死活不同意。我就开玩笑地说:“你个死脑筋,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干涉娃的自由?”

“我只知道,生女犹得嫁比邻。”

我立即反驳:“那是战乱造成的,现在交通那么发达,没有好担忧的。”

朋友叹了口气,说:“哎,一言难尽啊,我可不想成天掉着眼泪想娃。自古以来,远嫁他乡总归无奈多呀!”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2)

(一)打了败仗,远嫁义和

我忽然想起了《红楼梦》中三小姐贾探春远嫁海外的情景,南安王打了败仗,朝廷要义和,让南安王的妹妹嫁过去。南安王妃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女儿,就认探春做义女,代替自己女儿嫁过去。可见,南安王妃也不愿意自己女儿远嫁。

打不过人家才用女子和亲,来换取暂时的和平,正如宝玉所说,朝中要那么多的男儿何用,把个重任压在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上,我们想想,二小姐迎春殁时才十七岁,贾母说她是一个狗的寿数,而作为妹妹的探春应该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今天正是才上高中的年级,却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去承担那么大的事情,确实是让人唏嘘。

我们再听听: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是啊,远嫁就意味着背井离乡,与亲人分离,与朋友分别。当然姑娘远嫁他乡或他国,如果嫁得好,夫君年轻有为、才貌双全,对她又怜爱有加,婆家家境殷实,待人宽厚,知书达理,那么只是因为嫁的地方在边疆,路远一点,就还算可以。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3)

(二)不卑不亢,英明开放

可想想朋友所说,“远嫁他乡总归无奈多呀!”探春这个远嫁就是被迫的,而她又是那么出色,那么优秀,一点也不比琏二奶奶王熙凤逊色。“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是书中对探春的描绘。贾府小厮兴儿则把探春比喻为带刺的红玫瑰。

王熙凤奉王夫人之命带着一班家人抄检大观园,探春不仅不让她搜自己丫头的箱柜包裹,还让王熙凤及众管事婆娘亲口承认说已经都搜过了,并且抽了不知礼貌的大伯母邢夫人的陪房一巴掌。这个巴掌是十几岁的姑娘抽在一个四五十岁的人脸上,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厉害的女子。她掌家,绝对是一个精明厉害的女掌柜。

还有王熙凤病了,探春与李纨执政期间,兴利除弊,实施了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在大观园开发了第三产业,并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奴才们的积极性,而且使贾府的管理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为贾府日益短缺的经济增加了财政收入。这就是一个英明开放的女政治家和经济家的形象。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4)

(三)丧失尊严,忍辱负重

这么一位卓越的女子,到了异域,这一番才能如何施展,何况她以和亲的身份嫁过去,没有丝毫尊严可言。这样优秀的女子没有尊严该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说不定还要忍受他们那儿许多陋习。

想想历史上和亲的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婚后三年,呼韩邪就去世了,嫡子雕提莫皋继位,按照匈奴的风俗,嫡子可以娶庶母做妻子,这样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新一代单于,两人又生了两个女孩,这对于从小接受汉家文化熏陶的女子来说,需要承受怎样的心理压力?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5)

我们的儒家文化,提倡贞节烈妇,而好多少数民族都可以弟弟娶哥哥的妻子,儿子娶父亲的妻子,这样的情形可能让我们汉家那些优秀的女子心底流泪,感到无奈郁闷,甚至郁郁寡欢,幽寂离去。书中没有明写探春嫁的地方都有什么风俗,有没有嫡子可以娶庶母做妻子的这个习惯不说,它肯定有不同于贾家、不同于金陵的民俗,这位带刺的红玫瑰该如何适应,想想我们都替探春战栗叹息。

探春远嫁其实提醒我们,远嫁就要做好离合是常态的心理,与父母分离,和姐妹失散,背井离乡,也就是告别以往的人事,收敛自己的锋芒,全身心适应另外一种可能是好也可能不好的崭新的生活。

贾探春嫁南安王后怎么样,贾探春嫁到了哪里结局如何(6)

【作者简介】张引娣,中学语文教师,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红学会会员。

推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