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虞博士故事概括,儒林外史周进故事概括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06 11:17:56

《儒林外史》中有个国子监虞博士,他虽是一介小官,但活出了大境界。他虚怀若谷,知足常乐。在当官前,他就有谋生的本领,功利心和名利心淡薄,处处善待、周济他人,颇具长者、国士之风!他虽是一介小官,但超越所有官僚,可谓是人间圣人!

儒林外史虞博士故事概括,儒林外史周进故事概括(1)

湖北武汉:作者(本人)照片

一、读书寒族,适逢贵人!

虞博士的祖父是个教书的老秀才,其父亲是个不曾进学的教书匠,中年才生了虞博士。

虞博士是个苦命的娃:三岁就丧了母亲,六岁开蒙读书,十四岁父亲死,被托付给祁太公。于是祁太公请虞博士在家教书,做他九岁儿子的先生。十七八岁,祁太公劝他不要单学诗文,要学两件吃饭的本事,并把自己知道的地理、算命和选择,都教给了他。还劝他去买两本考卷来读一读,准备应考、进学。二十四岁他应考进了学,成为了秀才,于是杨家每年花三十两银子包他去教书。两年后祁太公又帮衬虞博士结了婚。

二、乐天知命,知足常乐!

虞博士三十二岁时,没人请他坐馆教书,但他很豁达,认为一切都有定数。这时看风水发挥作用:郑家请他去看葬坟。虞博士用心用意地看地葬坟,郑家谢了他十二两银子。

四十一岁时,乡试中举,成了举人,但没考中进士。刚好新放的山东巡抚请虞博士去当差,但并没有向朝廷举荐他,他也没向巡抚求荐。

五十岁时,他再进京去会试中了进士。但朝廷没选他做翰林,而是嫌他年龄大,让他做了个南京国子监博士(从七品)的闲官。但他不以为忧、反以为乐。

三、知恩重诺、宽厚待人

祁太公对虞博士有恩,做官的虞博士就让儿子娶了祁太公孙女为妻,同时把随同而来的使女配给了姓严的管家。以报祁太公相爱之意,又有成人之美之心。

翰林院侍读王先生,托虞博士到南京国子监照顾武书,称这人事母至孝,极有才情。虞博士到后果然予以悉心照顾。虞博士德高望重,被大家一致举荐为泰伯(周文王大伯父)祠大祭主祭之人,老年人都说这位主祭的老爷是一位神圣临凡,都争着出来看。

虞博士可谓是一个宽厚长者、精神领袖!他官阶虽小但情怀博大!他周济落魄士人杜少卿,他一再宽容劣侄,他善待并帮助犯事的监生,他周全应试作弊的考生,他厚待并照应离他而去的严管家,他的善行举不胜举。其实真正人人敬仰的圣人,不在于其官有多大、钱有多巨,而在其品格有多高!虞博士不仅是我们现代官员的楷模,更是我们国人的楷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