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0 10:09:32

1989年,中央军委评选出了我军历史上的33位军事家,1994年又增补3人,共36位军事家。

毫无疑问,这36位军事家都是我军历史上的功勋人物,来自全国各地11个省份,其中湖南最多,足足有15位,将近半数。

这15位湖南的军事家包括:*、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黄公略。

除了*,包括3位元帅、6位大将,还有5位在建国前牺牲的高级将领。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5位不幸牺牲的将领。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1)

蔡申熙1906年生于湖南醴陵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与徐向前、陈赓、左权等人都是同学,并在军校里加入了共产党。

蔡申熙的革命资历非常深,早在北伐时期就是团长,后来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是重要的起义*。

1930年10月,蔡申熙组建了工农红军第15军,担任军长,当时还只有24岁,是红军非常有前途的青年将领。

蔡申熙的军事理论水平也非常高,担任过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

可惜的是,1932年10月9日,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蔡申熙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后来,徐向前元帅评价说:“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1989年,蔡申熙被中央军委评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给予了他极大的肯定。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2)

段德昌1904年出生于湖南南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与林彪、刘志丹、伍中豪等人都是同学。

段德昌早在中学读书时,就与*成为忘年交了,当年,*去南县视察教育情况,认识了“孩子王”段德昌,对他敢于斗争、胸怀大志的性格非常欣赏,就经常跟他聊天,给他讲革命的真理,让段德昌受益匪浅。

事实证明,*看人的眼光不会差,段德昌后来真的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革命者,连彭德怀入党,都是请他当的介绍人。

彭老总后来回忆说:“段德昌(对我)的思想帮助是很大的,他经常送我一些进步刊物,特别是《共产主义ABC》,对我的思想是起了促进作用的,我后来知道他是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向他提出了入党要求,他允为介绍人。”

1930年,段德昌担任红6军军长,成为红军高级将领,被誉为“常胜将军”。

可惜的是,段德昌没有牺牲在战场上,却在“肃反”中被错误*害,年仅29岁。

新中国成立后,*签发革命烈士证书,段德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3)

曾中生1900年生于湖南资兴市,与段德昌一样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不过他的年龄比较大,比段德昌大4岁,比同学林彪更是大7岁。

曾中生的地位非常高,曾担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兼军委主席,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因为与张国焘有矛盾,曾中生被一降再降,甚至被长期监禁,身体也受到了摧残。

即使遭到监禁,曾中生仍然没有放弃革命事业,在监狱中写出了《游击战争要诀》《与川军作战要点》等军事著作,后来都成为我军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受到了*的肯定。

1935年8月,曾中生被张国焘秘密*害,年仅35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中生的遗孀名叫黄杰,后来嫁给了徐向前元帅。

而且,曾中生有个弟弟叫曾希圣,创建过中央军委二局,建国后担任过安徽省委*、山东省委*。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4)

左权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市,与蔡申熙是老乡,而且还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同学,很有缘分。

1927年,左权被派到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回国后担任过第15军军长兼政委、红1军团参谋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又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

有人评价说:“在掌控半个中国战场的八路军总指挥部里,左权同志的确是个最繁忙的人,除了重大的事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决定之外,一般的工作都由他来处理。他的军事理论修养、作战经验、指挥能力,都是我们部队参谋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惜的是,在1942年5月25日,左权为了掩护机关人员撤退,在与日军作战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当时,左权老家还有一位老母亲,*担心老人接受不了这个噩耗,就没有告诉老人,还派人每年以左权的名义,给老人寄去生活费。

直到1949年湖南解放后,左权的母亲才知道了儿子已经牺牲的消息,但是老人表现得很坚强,还请人代笔给*写信,说:“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5)

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与王耀武、戴安澜、方先觉等人是同学。

1928年7月,黄公略与彭德怀一起发动了平江起义,工农红军第5军成立后,军长是彭德怀,副军长就是黄公略,两人并称“彭黄”。

在井冈山时期,红军有三大骁将,就是黄公略与林彪、伍中豪,都是当时井冈山上最有能力的青年将领。

*曾经两次给黄公略写词,盛赞他的军事才华,这在我军的将领中还是不多见的,来欣赏一下: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历史上的胸怀大志的人,(6)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可惜的是,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与敌军的一次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3岁。

这5位先烈,都是湖南的优秀人才,也都是我军的功勋人物,虽然没能见到新中国的建立,但是他们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参考资料:《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