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怎么办,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15 19:34:34

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怎么办,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1)

不讲卫生,女孩健康的天敌

许多疾病都是由于不讲卫生造成的,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帮助女孩减少罹患疾病的风险,也能彰显女孩的素质和教养,所以父母要从小教育女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父母应该引导女孩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一、父母要引导女孩注意饮食卫生

民以食为天,人每天都要吃饭,父母培养女孩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女孩的成长、发育,以及日后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东西前一定要将食物清洗干净;只吃健康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以及小摊小贩贩卖的劣质食物,等等。

二、父母要引导女孩注意个人卫生

父母要引导女孩讲究个人卫生,比如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定期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使用别人的筷子、杯子,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告诫女孩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打喷嚏。咳嗽、打喷嚏原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对着他人或者对着食物咳嗽、打喷嚏,则是一种不讲卫生、不讲礼貌的行为。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父母应该引导女孩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女孩已经养成不好的习惯,父母要竭尽全力帮助她改正。因为只有讲卫生的女孩,才会给人留下整洁、干净的印象,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父母要引导女孩注意环境卫生

这里的“环境卫生”不仅指女孩居住环境的卫生,比如房间要一尘不染、衣帽要挂好、被子要叠好、书桌要收拾好,也指注意公共环境的卫生,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父母要教育女孩从小热爱社会环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女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身教胜于言传。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定期整理房间的习惯,家里经常杂乱无章,这边扔一堆零食,那边扔一堆衣服,却要求女孩讲卫生,女孩就很难做到。女孩只有在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中,受父母良好行为的影响,才能潜移默化地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父母有责任为女孩树立好的榜样,将女孩培养成讲卫生、有教养的人。

二、父母要严格执行讲卫生的规矩

父母要求女孩讲卫生,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定了规矩就要坚定地执行。否则,不仅父母的威信会大打折扣,而且很大概率会让女孩养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些女孩之所以不讲卫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对女孩要求不严格。比如女孩放学回来,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女孩手也不洗就径直坐在餐桌旁大快朵颐,边吃边说:“饿死我了,肚子都饿扁了。”这时候妈妈多半会心软,毕竟孩子学习太辛苦、太累了,不想洗手就别洗了,下次注意就行。结果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次数多了,女孩就养成了饭前不洗手的坏习惯。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女孩特殊的生理结构,父母要引导女孩从小养成每天清洗外阴的习惯。清洗的时候,要用清水清洗,不要用有刺激性的洗浴用品清洗。因为女孩发育尚未成熟,刺激性的洗浴用品很容易造成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腹部疼痛。

虽然讲卫生是一种好习惯,但是千万不要把讲卫生、保持清洁等同于洁癖。有的妈妈每天都要给女孩的餐具煮沸消毒;每天都用消毒液擦拭窗台;女孩在外面玩了泥土,回到家妈妈会不停地用洗手液给她洗手……洁癖不利于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免疫力。父母让女孩讲卫生是必要的,但不要走极端。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

千万不可让女孩恃宠而骄

天下的父母,都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孩子。父母疼爱女孩无可厚非,因为只有父母给予女孩足够多的爱,女孩才能获得必要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然而,因为疼爱女孩,父母往往把对女孩的宠爱变成了溺爱。在现实生活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孩会通过示弱、撒娇等方式达到心理预期的目的。适度撒娇的女孩蛮可爱的,但是父母要知道,如果宠爱过度,无节制的爱会让女孩变得目中无人、目无规矩、恃宠而骄。

两岁多的小爱是家里的小公主,衣服装满衣柜、玩具堆成山,想吃什么,想玩什么,爷爷奶奶会想尽...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任性的小爱突然想吃巧克力,爸爸妈妈不同意。说:“小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好好吃饭,少吃零食。”小爱起初还撒娇,后来见撒娇没用就使劲地哭,最后竟然哭得晕了过去。这下可把父母给吓坏了,幸好有惊无险,等她醒来之后,连忙把巧克力给了她。小爱见这一招很管用,以后一遇到心愿没有达成的情况就使劲地哭,哭得父母非常头疼,简直束手无策。

父母就算宠爱女孩,也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她的要求,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恃宠而骄,对女孩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父母过度宠爱女孩,会给女孩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一、恃宠而骄的女孩,缺少敬畏之心

恃宠而骄的女孩,往往表现得非常强势,说话、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在她看来,不管她说什么、做什么,父母最后都会替她兜底,她无须承担什么后果。时间久了,她就会越来越张狂,甚至张狂到不知天高地厚,恣意妄为。女孩在家里乱发脾气,家人会容忍、退让,一旦走出家门,进入学校或社会,就没有人宠着她让着她了。如果她还摆出一副在家里时的做派,做事一意孤行、随心所欲的话,就有可能被人狠狠地教训,也有可能误入歧途,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酿成弥天大祸。

二、恃宠而骄的女孩,缺少感恩之心

父母过度宠爱女孩,会让女孩觉得,她想要的都能得到,她得到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一切得来的太容易了,只要她提出要求,父母就会不遗余力地满足。她不会懂得父母的付出多么不容易,不会懂得感恩;她习惯了这种有求必应的公主待遇,一旦父母满足不了她的需求,她就会怨恨、吵闹,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三、女孩恃宠而骄,父母应该深刻反思

人们常说,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话不无道理。女孩恃宠而骄,跟父母过度宠爱有关。平时女孩犯了错,父母不及时批评和纠正,不管女孩说什么、做什么,父母只是一味地纵容。时间久了,女孩自然就变得飞扬跋扈、不明事理了。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深刻反思:过度地纵容与宠爱女孩,是在爱她,还是害她?

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爱她但不要骄纵她。不要女孩喜欢什么,就不顾一切地买、买、买,女孩一哭闹一撒娇就马上去哄。正确的做法是,女孩做得好的要表扬,做错了的要批评;不要因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女孩,就用金钱去弥补;女孩犯了错,不要舍不得惩罚。

父母宠爱女儿可以理解,但是毫无原则地宠爱就是不负责任;女孩偶尔撒个娇还是蛮可爱的,但是恃宠而骄就会令人讨厌。父母应该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用理性、科学的爱,引导女孩健康成长。

教女孩学会收敛“犟脾气”

叶子跟叶子不同,人跟人各异。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性格温和,有的性格倔强。我的一个同事经常生气地抱怨:“你不知道,我那个女儿太犟了!跟她说什么,她也不听。简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把墙拆了继续走。”我劝慰道:“女孩过分倔强固然不好,固执己见的人,容易困在自己的想法里面出不来;但是往好的方面看,说明她性格坚毅、有主见。只要正确引导,定是可造之才。”

有时候,父母说女孩犟,并不是女孩真的犟,而是父母让女孩做父母认为正确的事情时,女孩表现得极不情愿。出现这种情况,父母首先应该考虑女孩的抗拒有没有道理。如果有道理,就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果没有道理,就好好地跟女孩谈谈,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女孩理解父母的想法、认同父母的想法。父母不要用高压的方式管教女孩,而要用尊重、平等的语气与她对话,唯有如此,女孩才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双方才能心平气和地沟通。

当女孩真的很犟时,父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家长会上,一个女孩的妈妈向班主任请教:“老师,我的孩子太爱较真儿了,太犟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简直束手无策。”班主任平静地问道:“你平时教育孩子时较真儿吗?”这位妈妈想了想,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确实挺较真儿的。她没想到,女儿竟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自己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女孩朝夕相处,女孩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遇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看看自己有没有给予女孩错误的引导。除了父母之外,女孩的其他监护人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奶奶带着孙女乘坐公交车,奶奶坐在公交车后面,太阳晒不到,比较凉爽;女孩坐在前面,暴露在太阳底下,比较热。公交车开动后,奶奶让女孩坐到后面来,叫了几次,女孩像是没听到似的,坐在原处没有挪动。奶奶不停地喊她,女孩就是不动。

汽车开过三四站之后,奶奶开始发脾气,在车上大骂女孩。女孩抱着书包,坐在原先的座位上一动不动,对奶奶的责骂充耳不闻。奶奶越骂越激动,不仅骂得很难听,声音也越来越高,甚至想走过去打女孩,最后,在公交车司机和其他乘客的劝说下才冷静下来。

公交车上的这一幕,让人唏嘘不已。奶奶是一片好心,不想让孙女被太阳晒着,但是管教的方法不对。女孩坐在那个位置,可能并不觉得晒,也可能刚好可以看看车窗外的风景,奶奶应该尊重女孩的选择,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来要求女孩,一味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这种情况,与其说女孩犟,不如说家长更犟。

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性格。尤其是家有女孩的父母,更希望女儿通情达理,善于变通,善于倾听别人的忠告,以使她少走弯路少吃亏。但是,“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如果女孩真的犟得像一头牛,首先,父母不要火冒三丈,而是应该冷静下来,控制好情绪,平和地与女孩沟通,认真地倾听女孩的意见,了解女孩真正的想法和需求,满足她的正当需求。其次,不要强制女孩顺从,那样只会激发女孩的逆反心理;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女孩自觉自愿地接受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第三,父母不要有太强的掌控欲,而应该适当地放手,信任女孩,给女孩一定的自主权,把亲子关系从相互“对抗”变为相互“接纳”。第四,父母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女孩把心里的想法大声地说出来。说得对的,父母要尊重;说得不对的,父母要引导,千万不要唠叨、说教、打骂。

总之,父母只有采取正确的干预方式,才能解锁女孩的性格密码,提升女孩的认知能力,让她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让她明白:死犟到底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很多时候,合作比对抗更有效。当然,无论是父母还是女孩,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但是可以采取更机智、更有效的方式坚持。

引导女孩克服惰性,不做“小树懒”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有的人从小就勤快、爱干活,有的人从小就懒惰、不爱劳动。面对懒惰的孩子,家长常常束手无策。

天天是家里的独生女,平时不爱读书,做作业磨磨蹭蹭,很少整理自己的房间,也不帮大人做家务,一到干活儿的时候就想办法逃避。父母想过很多办法调教她,好言相劝过,高声责骂过,但都没有什么作用,为此苦恼不已。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我经常听一些父母抱怨说:“我那个宝贝女儿,平时看着挺机灵的,可就是太懒,所以成绩一直上不去;如果肯用点功,早就考上好学校了。”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使一个懒惰的孩子变得勤奋。其实,懒惰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阿德勒发现了一个人懒惰的深层原因。懒惰的孩子不用努力,不用承担别人对他的期望,即使什么也没干成,仍然可以打着懒惰的幌子,继续自欺欺人地混日子。

另外,懒惰还可能是女孩获得父母更多关注的手段之一。就像某些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会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傻事一样,有些女孩也渴望通过懒惰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她们认为,怪异的举止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

归根结底,懒惰是一种隐性的策略,女孩真正想掩饰的是内心极度的不自信。如果父母找不到女孩懒惰的真正原因,无论怎么责罚她也是没有用的。阿德勒说,懒惰就像一层隔板,隐藏着孩子自卑的真相。女孩缺乏自信的根源,多半是父母的过度溺爱和大包大揽。父母的过度溺爱和大包大揽,不仅会让女孩产生依赖心理,而且剥夺了女孩“学习—犯错—成长”的机会。当女孩真正遇到事情时,这也不会做、那也不会做,严重打击女孩的自信心。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恐慌,女孩往往会以懒惰为借口进行逃避。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女孩克服惰性。

一、适时放手,不再大包大揽

有的父母过于溺爱女孩,几乎什么事情都不让女孩做,久而久之,女孩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为了帮助女孩克服这个坏习惯,父母应该让女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女孩自然会收获快乐、收获自信、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对于年幼的女孩,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以引导,比如给她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女孩充分认识到勤劳和懒惰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勤劳勤劳,衣暖食饱;懒惰懒惰,日子难过”。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女孩,父母可以帮助她制订具体的计划和目标,比如每天读半小时书,一开始的时候可以是10分钟、15分钟,然后慢慢增加时长。

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让女孩做家务来增强她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不要小看洗碗、扫地、擦桌子之类的小事,它其实对女孩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二、及时指出女孩真正的问题所在

不要再说什么“你并不笨,只是太懒了。你要是不那么懒的话,你也能考100分”。这样的假设除了能让女孩面子上好看点儿、心里好受点儿,毫无意义。不笨吗?不知道努力就是笨。太懒了,为什么懒?有什么资格懒?父母不应该帮女孩遮羞,不能用虚幻的假设来安慰她,而应该直截了当地指出女孩的问题所在—不自信,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虽然承认女孩即使不懒惰也未必能考100分,的确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是父母确实不能任由女孩自欺欺人、浑浑噩噩地度日了。总有一天,所有的借口都会被击碎,真正的原因会暴露在人们面前。到那个时候,女孩就没有办法再拿懒惰当借口了。既然早晚都得面对真正的问题,不如早一点让女孩去面对。

三、多鼓励和表扬女孩

父母的表扬和鼓励,能带给女孩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她觉得自己很棒,能够克服困难、抵达目标。当女孩完成一个小任务或小目标时,父母发自内心的表扬能增强女孩的信心,使她有勇气和力量继续前行,迎难而上。

总之,父母要帮助女孩移开懒惰这个障眼物,鼓励女孩摆脱懒惰这一假象的迷惑,踏实、勇敢地去拼搏。即使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也比半死不活地躲在懒惰这张安全网下面好。相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砺,女孩定会百炼成钢,变得自信、强大。

谨防粗枝大叶,做细心的女孩

粗心的女孩在生活中总是出糗:出门忘了带钥匙、考试忘了带准考证、下车把手机和包落在车上、写字缺少笔画、考试涂错答题卡,等等。本来可以做到的事,因为粗心而搞得一团糟。

父母要让女孩明白:粗心的危害很大,教训惨痛。

1930年4月,冯玉祥与阎锡山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根据作战计划,阎锡山与冯玉祥各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在河南沁阳会师,共同歼灭驻扎在河南的蒋介石的军队。但是,因为冯玉祥的作战参谋一时疏忽,误将“沁阳”写成了“泌阳”,结果冯玉祥的部队昼夜兼程抵达泌阳时,却陷入了蒋介石军队的包围中。若非撤退及时,就被蒋介石的军队给消灭了。阎锡山的军队赶到沁阳,未见到冯玉祥的军队,不敢久留,也撤回了山西。联合作战的计划因为作战参谋的粗心而失败了,这个作战参谋也因为渎职而受到军法处置。

粗心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父母一旦发现女孩有粗心的毛病,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帮她改正。

哪些女孩容易粗心呢?一是好动、爱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度差的女孩;二是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想到一出是一出的女孩;三是性格急躁、容易生气发火、脾气大的女孩;四是心理素质差,关键时刻容易紧张和恐惧的女孩。

父母如果发现女孩有粗心的毛病,应该怎么做呢?

一、对于生活上粗枝大叶的毛病,可以通过提醒加以改正

如果女孩在生活上粗枝大叶、丢三落四,父母要观察一下女孩的态度和习惯,首先要求女孩在态度上重视粗心的问题,明白粗心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由于不小心将私密的照片、聊天记录等个人信息上传到网上,导致身败名裂的事情屡有发生。这样的后果,恐怕不是女孩能够承担得起的。父母要教导女孩,对于生活中的事情,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做某件事情时要全神贯注,不要三心二意。如果女孩常常丢三落四,出门时不是忘了戴围巾就是忘了戴帽子,那么父母可以打印一张出门清单贴在门口,要求女孩每天出门前,先对照清单自我检查一遍。对于其他的生活琐事,也可以通过列清单或在手机上设置提醒功能等方法加以改正。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粗心往往跟女孩的性格有关,父母在帮助女孩改正时,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二、对于学习上粗心大意的毛病,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改正

如果女孩在学习上有粗心的毛病,父母应该区分一下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

举个例子,女孩考试不看题目,明明是多项选择题,却按单项选择题来答,明明让选“表述不正确的”,她却选了“表述正确的”,这属于“真”粗心;如果女孩在解答数学题时,点错小数点的位置、把负数写成了正数、能通分的没有通分,这是“假”粗心,真正的原因是女孩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到位,熟练度不够,准确率不高,不可与粗心混为一谈。

文文每次语文考试都得不了100分,托管班的老师告诉文文的妈妈,文文太粗心了。于是妈妈给文文买了一本错题本,专门用来抄写试卷上的错题,然后针对错题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是真的粗心还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牢固。

某次期中考试,文文的语文成绩是92分,妈妈和文文经过对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3分是因为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目而丢掉的,还有5分是文文没有背熟课文,并不是粗心的问题。从此,妈妈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与文文一起背诵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不仅对重点词句进行勾画,还要求文文进行默写。经过刻苦的训练,文文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考了100分。

父母帮助女孩解决粗心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女孩的粗心属于哪一种,是“真”粗心还是“假”粗心,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态度问题,父母要跟女孩多沟通,培养女孩的责任心;如果是习惯问题,父母要帮助女孩找到好的方法,比如把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勾画出来,答完题后要仔细地进行检查等;如果是熟练度、准确度的问题,父母要引导女孩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要通过做题、抠细节、深入思考等方法提高熟练度、准确度。总之,家长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顶粗心的大帽子扣下来,却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

引导女孩做一个爱运动的“健康宝贝”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让人迷恋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线上线下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眼看快到睡觉时间了,却还有未散场的聚会、精彩纷呈的演出、欲罢不能的游戏,而父母晚归、晚睡必然会影响女孩的作息时间和睡眠习惯。

还有一些父母,为了给女孩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女孩为了等待晚归的父母,也很晚才上床睡觉。这些父母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女孩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会对她的身高、智力、体质等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父母一定要保证女孩有充足的睡眠,帮助女孩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以使女孩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除了保证女孩有充足的睡眠,父母还要培养女孩热爱运动、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安吉拉?达克沃斯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热爱运动的人具有健全的人格,主要表现为:一是善于控制情绪;二是不抱怨现状,不畏惧失败;三是目标清晰、专注度高、责任心强。

其实运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运动可以使女孩体魄强健,增强其各器官的功能;运动可以增强女孩的肌肉力量,使其四肢柔软,动作灵敏;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心肺功能;运动还能加快新陈代谢,预防感冒、肥胖等疾病的发生。

很多家长由于各种原因,把女孩关在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孩子却经常生病;把孩子带到户外多参加运动,身体反而一天比一天好。

朵朵小时候体弱多病,动不动就感冒、发烧,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父母为此非常焦虑。后来听取了一位体育老师的建议,每个周末,父母取消了为朵朵报的各种辅导班,带着她去爬山。一家人带上食物和水,早晨出发,顺着上山的小路,边爬山边观赏美丽的风景,一会儿看看蓝天白云,一会儿看看花草树木,一直游玩到下午再下山,在大自然中度过愉快而充实的一天。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父母欣喜地发现,朵朵的胃口变好了,饭量增大了,睡眠质量提高了,也不怎么感冒了。在身体变好的同时,朵朵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娇气、爱哭鼻子,而是变得坚强、开朗了,能与小朋友玩儿到一块了,整个人变得活泼、大方。

女孩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会让她终身受益。只注重学习成绩、不注重体育锻炼的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父母要帮助女孩全面发展,让她懂得“有健康才有未来”。

在引导女孩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父母要帮助女孩选择适合她参加的运动项目

父母要根据女孩的年龄和身体条件,挑选适合她参加的运动项目。1~3岁的女孩可以选择爬、走、跑步、跳跃、攀登等运动项目,3~5岁的女孩可以选择自行车、轮滑等运动项目,5~7岁的女孩可以选择舞蹈、游泳、滑冰、跳绳等运动项目。

二、在运动过程中,父母要保证女孩的安全

由于女孩的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因此父母在给女孩选择运动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女孩的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不要过度锻炼。无论选择哪项运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三、父母要帮助女孩做好运动后的护理工作

女孩运动之后,身体会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时添加衣服就容易着凉,运动时可以少穿一点衣服,运动完要及时把汗水擦干,减少感冒的风险。另外,运动结束后要注意补水,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女孩补充一点糖分,帮助女孩恢复体能。

引导女孩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可以不费踌躇地带着孩子下馆子、出国旅游,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玩具堆成山……这个时候,父母还有必要跟孩子讲勤俭节约吗?是的,很有必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作勤劳,二是生活节俭。所谓的节俭,就是不做无谓的浪费。“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父母教导女孩勤俭节约,为的是防止她因奢靡而一败涂地,与物质条件好不好没有关系。家境贫寒,要勤俭节约;家境富裕,同样要勤俭节约。

父母应该给女孩讲清楚什么是勤俭节约、为什么要勤俭节约。如果只是笼统地跟女孩说“别乱花钱”“钱省着点花”,女孩未必能够明白父母的一番苦心。比如全家去超市购物,女孩花两元钱买了一张贴画,父母训斥道:“又乱花钱。”这时候,女孩就感到十分委屈。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父母可以花几百元,自己只花了两元钱就被斥责。面对女孩的困惑,父母应该做出解释。比如可以明确地告诉她家里已经有几十张贴画了,虽然只需花费两元钱,买了却是浪费,而父母购买的几百元的商品却是生活必需品。

父母要告诉女孩,之所以要求她勤俭节约,从小的方面来说,父母辛勤工作为她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她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从大的方面来说,地球上的很多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女孩应该爱护宝贵的资源,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父母还要让女孩懂得,勤俭节约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付诸行动。

一、父母要教导女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父母若想让女孩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要让她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做起。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女孩从小大手大脚,长大后想改掉这个毛病就比较难了。

在某小学一年级的家长会上,班主任提到一件事,她说,每个星期她都会从班级的公共活动角捡到十几支铅笔、十几块橡皮,还有很多三角尺以及其他学习用品。很多学生丢失文具后不去寻找,而是让父母给他买新的,可是买了没几天又丢了,孩子却若无其事,一点儿也不心疼。老师希望家长能够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至少在两周内不要给孩子买新文具。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终于杜绝了随意浪费的情况。

培养女孩勤俭节约的习惯,除了要求她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之外,还要引导她从小做起。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浪费点儿没啥,等她长大了就好了;也不要认为浪费的东西不值几个钱,无所谓,只要不浪费贵重的物品就行。殊不知,坏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

二、父母要引导女孩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在零花钱这件事上,有些父母的态度是孩子要多少,就给多少。这些父母认为人生只有一个童年,自己的童年是贫瘠的、苦涩的,绝不让孩子的童年也饱尝艰辛。

还有一些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出于愧疚和补偿心理,在花钱方面对孩子从不限制。结果不仅使孩子养成挥霍无度的坏习惯,而且助长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疏离。

曾经有个富豪,一时高兴,给了女儿5万元人民币,让她随便花。这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孩有了钱,作业也不做了,值日也不做了,全部花钱雇同学完成。原本女孩的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的表现也不错,自从有了钱以后,开始贪图享受,再也不肯吃苦了,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90后女孩欠了几十万元的网贷,母亲为她偿还了23.8万元后,她仍不悔改,继续偷偷地借贷,最后没有办法,母亲把女儿赶出了家门。从女孩的消费记录来看,她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规划,毫无节制。每个月只有四五千元的工资,但是消费账单却能上万。平时一出门就打车,看到漂亮的首饰、服装就买、买、买,一到节假日就打着“飞的”去旅游。很显然,单凭女孩的收入很难支撑这样的高消费,但她根本不懂得节约,还是任意挥霍,最后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困顿。

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父母一旦发现女孩有花钱大手大脚的苗头,必须及时制止。除了在思想上对女孩加强教育之外,还要适当地减少其零用钱的额度。父母要经常向女孩询问零花钱的去向,教导女孩合理支配零用钱,避免冲动型消费,让女孩明白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

三、父母要让女孩体会赚钱的辛苦

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女孩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做家务,让女孩体会劳动的辛苦,从而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许多美好的东西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就是不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当然,女孩做家务时,父母可以给她一点钱,其目的不是让女孩自己挣钱,而是激励女孩多做家务,让她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深刻的认识,体会挣钱的辛苦,从而养成节约开支、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同时懂得感恩父母、体贴父母。

虽然教导女孩勤俭节约很有必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在女孩面前哭穷。节俭不等于吝啬,该买的东西要买,该花的钱要花。千万不要矫枉过正,影响女孩正常的消费。如果父母对女孩过分吝啬,很可能会让女孩养成缺乏自信、过于谨慎的性格,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好东西,长大后也容易被金钱和物质所诱惑。所以在女孩性格尚未成熟的阶段,父母更要给予她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看电视、玩电子产品要有节制,注意保护女孩的视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女孩到处乱跑,不肯好好吃饭,但是只要打开电视、手机或iPad,她就会乖乖地坐下来,任由家长往嘴里喂饭;小女孩又哭又闹不听话,家长只要打开电视、手机或iPad,她就会被有趣的动画片吸引,立即忘记了不愉快的事情;家长有事要忙,孩子却非常黏人,缠着要父母抱,这时候只要打开电视、手机或iPad,孩子立马就会安静下来……

在很多家庭,电视、手机、iPad成为父母对付孩子的法宝。表面上看,电视、手机、iPad解了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危害却是很大的。

英国教育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身都将获益。”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两岁以前的孩子尽量不要看电视和接触电子产品,因为这些东西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超过两岁的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英国更是有专家向国会提交过报告,建议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长让年龄低于三岁的儿童看电视。

人在看电视的时候,大脑不必进行深入的思考,只需要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被动地接收那些信息就可以了。处于智力发展期的女孩,如果长期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就会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爱看电视和爱阅读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孩子阅读《白雪公主》的绘本,一组孩子观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等两组孩子读完故事、看完动画片之后,分别让他们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的形象。结果阅读组的孩子画的白雪公主不管是衣服、神态还是相貌,都各不相同;电视组的孩子画出来的白雪公主则大同小异,因为他们看过动画片,动画片里的白雪公主就是这样的,这个形象已经牢牢地扎根于他们的脑海之中,很显然,电视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

看电视、玩电子产品还有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对孩子的视力会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儿童罹患近视的年龄越来越小,三四岁配眼镜的大有人在。问他们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父母诚实地答道,看电视、看iPad的时间太长了。诚然,电子产品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原因之一,但是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家戴维休?贝尔教授做过一个著名的盲猫实验,在小猫出生后4天内的关键期缝合猫眼,一周后再拆开,发现小猫全部失明。孩子在生长的关键期,如果长期待在昏暗的屋子里,缺少户外运动和阳光照射,视力就会下降。

《自然》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就世界范围内近视的大流行进行了分析。文章特别提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尤其糟糕。作者通过分析认为,导致目前近视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孩子们很少参加户外运动。户外运动是孩子近视的克星,父母应该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一方面能够使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孩子罹患近视的概率。

由此可见,父母必须减少女孩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带她参加户外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女孩预防近视。

父母若想保护女孩的视力,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一、培养女孩其他的兴趣、爱好

为了让女孩少玩电子产品,父母可以培养女孩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从小喜欢阅读的女孩,能在书本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女孩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很好地得到提升。当然,看书时要保证光线充足,姿势正确,而且每次看书的时间不宜过长,要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二、多陪女孩玩耍,转移她的注意力

有专家指出,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视和电子产品,往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陪他一起玩耍,孩子不得不到电视、游戏中寻找情感寄托。要想让女孩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父母就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不要以忙碌为借口,错过孩子的成长。

三、严格限制女孩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女孩每天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而且每看半个小时,要让女孩休息一会儿,以保护其视力。

四、女孩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时不能离屏幕太近

女孩在看电视、玩电子产品时,由于被精彩的情节所吸引,往往不知不觉就会离屏幕越来越近,有时甚至就站在电视机前看,这样会对眼睛造成巨大的伤害。父母应该根据电视机屏幕的大小,让女孩跟电视之间保持科学、合理的距离。

总之,要让女孩改掉依赖电子产品的坏习惯,家长的态度必须坚定。当然,也得注意管教方法,变单向的“命令”为双向的“约定”,效果会更好。毕竟,孩子都喜欢“做主”,不喜欢“服从”。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