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17 06:18:30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1)

书接上回,上一次,我们聊了聊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的方式:提高生产力。

以此为基础,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具体提高生产力的方式

资本家究竟能在多大的程度上达到这个结果。

如果说上次说的是“道”,这回聊的就是“术”,是实践层面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协作。

马克思对协作的定义是: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作协作。

协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是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2)

具体如下:

1.人数的增多可以维持稳定的剩余劳动价值。

这个挺好理解,就是你雇佣100个人所能达到社会平均劳动的概率,一定大于雇佣一个人。因此为了维持稳定的价值增殖,资本倾向于组织更多的人。

2.不变资本利用率上升

100人的大厂对比10个10人的小厂,假设同一群人,一定是100人的大厂对生产资料的利用率高,生产力效率也就相应的高。

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转移到单个产品上去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较小,部分是因为这些生产资料转移的总价值要同时分配在较大量的产品上,部分是因为这些生产资料加入生产过程的价值同分散的生产资料相比,绝对地说虽然较大,但从它们的作用范围来看,相对地说较小。

3.竞争心

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但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经历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3)

4.紧急事件

短期的劳动期限可以由紧要关头投入生产场所的巨大的劳动量来补偿。缺少这样的协作可能造成大量损失。

5.扩大空间范围,缩小生产领域

一方面,协作可以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因此,某些劳动过程由于劳动对象空间上的联系就需要协作;另一方面,协作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在劳动的作用范围扩大的同时劳动空间范围的这种缩小,会节约非生产费用,这种缩小是有劳动者的集结、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和生产资料的积累造成的。

扩大空间范围指的的人数的增多,能*活越来越多,比如10人在一起10年能建10座小房子,但是分开每人10年建一所房子就不太可能。与此同时,10人在劳动力集中的过程中生产效率提升,单位生产领域产量上升,与之相对的就是单位产量所需的生产领域的缩小。

总而言之,通过协作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的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作为一个结合工人而非单干工人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的减少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成本,而随着这部分价值量的减少,商品的总价值也降低了,进而减少活劳动的可变资本。既让劳动力更加便宜了,又改变了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和可变组成部分的价值总额之间的比例。也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率。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4)

现在我们从协作的角度,来看看资本的成长。

在前一章,我们推导出了,资本家的成长之路起初的量的区别。工人不断的增多,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概念上都是资本注意生产的起点。

因此资本家需要最低限额的资本,这个最低限额也表现为使许多分散的和互不依赖的单个劳动过程转化为一个结合的社会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人数的增长过程。可变资本的规模,即资本家有多少工人取决于资本家手上有多少劳动资料。

随着雇用工人人数的增加,一方面资本家需要执行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另一方面,工人的力量也更加强大,反抗也更加剧烈。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5)

资本家的属性。

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一种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

资本主义的协作形式一开始就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的自由雇佣工人为前提。

劳动者一进入劳动过程,便并入资本。作为协作的人,作为一个工作机体的肢体,他们本身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是资本购买的原材料。

只要把工人组织起来置于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资本的推动下工人的社会生产力,就会在上述我们所说的优势中自然而然发挥出来,而无须支付任何报酬,而资本正是把工人置于这样的条件之下的。

名词解释资本流通,流动资本名词解释大全(6)

说到这,我想到了我们常说的资本流通。什么是资本流通,就是把你的钱不要攥到手里,要投入到生产生活中,这时资本就会发挥它自身的属性,即无限的增殖。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聚集人群,进而形成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即社会,这时劳动过程转化为社会过程,这是历史的必然。

另一方面,劳动过程的这种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过程的生产力来更有利地剥削劳动过程的一种方法。

总结就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剥削是历史的必然。

今个聊到这,拜~

署名环节

作者:思维之钥

万一以后不在了,各位还能找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