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设计案例,金融产品设计流程图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1 04:57:57

编辑导语:在乡村场景中,金融服务覆盖率远低于城市,因此金融产品的惠农设计便提上了日程。而在惠农设计中,其涉及的用户场景、语境更相对复杂,因此,引入包容性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应对设计困难。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实际案例,梳理了金融产品的惠农设计方案与原则,一起来看一下。

金融产品设计案例,金融产品设计流程图(1)

一、窥见“乡村金融困境”一角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曾随父母和一群叔叔阿姨回到他们当年下乡的村庄游历。

那是县城边一个山清水秀的村隅,流水潺潺,疫情的阴霾从未造访。对我而言,那天最为深刻的记忆停留在我们路过了当地的农信社网点,那应是安静的乡道中最热闹的一角,我看到熙攘人群中很多的老人,掂着银行卡、存折或者手机,还有大大小小的纸张资料站在大厅中,或是神色匆匆,或是眉目惶然。

这些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数人,他们所有与金融的联结固定在农村银行网点与金融服务站中,他们在这里存钱取钱、缴交社保、支取生活费、领取补贴和低保。

农村的银行网点有限,业务又必须本人办理,很多村民过来一趟已经足够费时费力,而一旦忘带了什么资料,又相当于白忙一趟。

对于我们来说,手机上轻点两下便可完成的操作,对于他们来说竟然如此困难。

1. 服务使用之困:不会用

根据最新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0979万,占比36.11%,而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农村与城市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达到21.8%和14.8%。但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与交通原因,现代农村金融很难覆盖到普通农户。

一面是由于有限的教育资源与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另一面是显著低于城市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对农村人民来说,线下金融服务办理难、流程慢,而对于可以跨越地理限制的线上金融,横亘在大家面前的是比城市更严重的数字鸿沟,“不会用,也不敢用”。

2. 资金之困:不能用

土地在我们国家不只是农业生产资料,还承载着农民的福利和农村基层的各类开支。近年来政府通过金融扶持“三农”的决心可见一斑,农村创业创新进度的不停推进,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1010万,带动农村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

然而无论是个体农户还是涉农小微企业而言,涉农贷款由于农业天然的弱抗风险能力,其后续还款力和坏账率都让很多商业银行心存顾虑。根据29家上市银行2019年年报数据,大型国有银行及商业银行整体涉农信贷规模稳步上升,但涉农贷款占比却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多家银行呈下降趋势。

一方面是蓬勃的创新发展与蒸蒸日上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是涉农金融服务的资金困境,最终也让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的乡村的产业与业态面临失去活力的风险。

也正是源于这些类似的故事和真切的数据,我们开始探讨“惠农金融”这个话题。依靠腾讯云推出的虚拟营业厅、腾讯云银行、产业金融学小程序等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让农村金融业务更加温暖,更加灵活,减轻银行和用户的办事成本,把无界银行服务的理念传达到更多地方,提升银行数字化的服务广度与深度。

二、从包容性设计看惠农设计

惠农设计里自然会涉及到适老化的问题,而除此之外,它会是一个具体指向性更弱、更复杂的语境。

这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包容性适合作为设计原则来引导惠农的设计。因为它的主旨正是在充分认识到用户的多样性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用户在产品和服务中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方式来参与并体验产品,避免产品在不同人群中产生体验隔阂。而我们也相信好的设计,最终能让大家都受益。

包容性设计较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剑桥大学教授提出的包容性设计方块(The Inclusive Design Cube),这个方块以感知、认知、移动能力三个元素为象限延伸构成立方体。中心的实心方块表示三种能力均具备,而方块越往外延,其中的某项能力便出现欠缺。他们提出,包容性设计是提醒大家不停考量实心方块外沿,以满足更多群体的设计方法。

金融产品设计案例,金融产品设计流程图(2)

英国制定了国际上第一份官方解释包容性设计的标准BS 7000-6-2005(Design management systems – Managing inclusive design – Guide),在标准中,它将包容性设计定义为“主流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能尽可能多的为人群所方便使用,无需特别的适应或特殊的设计。”

包容性设计的核心主旨,并非“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设计”。剑桥大学工程设计中心教授Ian Hosking绘制了包容性设计的群体金字塔,展现群体中个人的能力差异,并指出包容性设计首先以底座的无困难用户为根基,自下而上覆盖至一个相对理想的用户群体范围,而无障碍设计或可达性设计则是自上而下,优先考虑极端人群的需求,两者是不同的。

金融产品设计案例,金融产品设计流程图(3)

三、浅谈设计解法与设计实践

我们将包容性设计原则带入到设计流程中,重新审视金融云虚拟营业厅等等一系列产品的相关设计,将人置于流程的中心,力图以更为鲜活的视角来洞察设计中的需求,并努力地满足它们。

我们面临着更加含糊但是又无处不在的差异:

1. 变“不会用”为“安心用”

农村人口尤其是留守乡村人口,其教育程度与文化背景造成的认知差异比城镇人口更为明显,获取信息服务与学习新的科技手段的成本也显著高于城镇人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镇开始组织手机学习培训班,可以看得出来这类需求也在日趋提升。

1)实验:感受认知差异的存在

要考虑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眼中的手机和信息化服务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以通过更改手机语言设置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窥知一二。这实际上模拟了微软在包容性设计中提到“永久性障碍”中”语言障碍“的情形。

具体来说,此时我们的认知模型已然改变,无法通过文字来获取信息,而需要通过视觉符号来识别功能图像、记忆功能位置、强记文字形状等等不同的方式来记住这些服务与功能的使用方法。

下图是iPhone的设置页,左右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个打开过成千上万次的页面,理解偏差可能会有多大。而这里我模拟的还是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了解的理解模式,若是对于抽象图案理解有一定困难的人群,情况会更加严峻。

金融产品设计案例,金融产品设计流程图(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