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酥娘原名,点酥娘典故完整版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4 20:18:00

可是,现如今的苏轼成为了政治犯,那么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因此,随着苏轼惨遭发配,王巩也很快遭到了朝廷的调查,并且被调往岭南宾州,因此,在“乌台诗案”当中的二十位案犯里,王巩也成为了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一位。

当得知王巩的遭遇以后,这让苏轼内疚不已,曾经说道:“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

王巩发配宾州期间,苏轼曾经多次给他写信,堪称频繁,就连传世作品也有《次韵和王巩六首》和《王定国诗集叙》等诗。

为了能够劝王巩打起精神来,苏轼还特意传授了他一套“摩脚心法”,让他“每日饮少酒,调节饮食,常令胃气壮健”,以此来对付南方的瘴气。

而王巩也在信中大谈养生之术,表示自己既然来到南方,正好在这里修行。

对于王巩的说法,苏轼起初是不信的。

在宋朝,贬官是一项很严重的事情,基本上用不了几年就会落魄颓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正常人哪里有闲心修行呢?

原本苏轼以为这是王巩在安慰自己,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当他再度见到王巩时,却发现,王巩真的是在修行。

在被发配长达五年以后,王巩奉旨北归,再次与苏轼见面。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在南方边疆苦熬了五年,但是王巩非但没有任何落魄,反而红光满面,神色焕发,就连诗词水平也提高了几个台阶,这让苏轼十分诧异。

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巩能够在困境之中免于沉沦?难道真的是因为修行吗?

点酥娘原名,点酥娘典故完整版(5)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王巩的妻子宇文柔奴。

宇文柔奴本是大家闺秀出身,她的父亲原是宫中御医,因为一场风波遭遇牵连,蒙冤下狱,并且病死狱中。

父亲去世以后,宇文柔奴的母亲也因哀伤过度而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便也随父亲而去,只剩下宇文柔奴一个孤女。

宇文柔奴原本是有家族的,但是,当时她的叔父为了钱将其卖到了歌舞坊中,从此,宇文柔奴成了一名艺伎。

幸运的是,宇文柔奴的父亲有一位朋友叫作陈太医,因为不忍她流落风尘,便将其赎身,一直带在身边,陈太医不但对宇文柔奴视如己出,还教她习医,使得宇文柔奴拥有着极其出众的医术。

到了后来宇文柔奴成年以后,便嫁给了王巩,成为他的妻子,夫妻间恩爱有加。

王巩家中妻妾侍女不少,但是,等到乌台诗案爆发以后,得知王巩被贬至宾州,这些人全部作鸟兽散,唯有宇文柔奴一人愿意追随丈夫前往。

在宾州谪居的数年时光里,宇文柔奴不单单照顾好了自己的丈夫,甚至还发挥了自己的医术,在当地救死扶伤,尽力帮助当地的穷苦百姓。

甚至于时至今日,广西的宾阳(旧时的宾州)一带还流传着宇文柔奴施术救人的故事。

在背井离乡的五年时间里,宇文柔奴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她擅长唱歌,而王巩也会弹琴,夫妻之间琴瑟相和,最终熬过了那段痛苦的时光。

点酥娘原名,点酥娘典故完整版(6)

面对苏轼的疑问,王巩并没有回答,而是叫出了宇文柔奴为苏轼献歌。

随着宇文柔奴的歌曲悠扬飘出,直到这时,苏轼才明白,这几年来自己的这位好友是得到了爱情的滋润,不由感慨万千。

等到宇文柔奴唱罢,苏轼曾经对其进行询问:“岭南应是不好?”然而,宇文柔奴的回答却令人惊奇:“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当听到这句话,苏轼整个人宛如触电一般惊动,“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八个字虽然简短,但是其中的意境和境界是相当出众的。

此心安处在哪里,自然是所爱之人身上,所以,所爱之人在何处,家便在何处。

一个娇柔细弱的女子,能够说出如此乐观豁达之言,这种不惧世事苦楚的智慧和心境,哪怕是苏轼也为之动容。

苏轼当场泼墨,为宇文柔奴写下一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短短一首词,苏轼写尽了对于宇文柔奴的赞美,也写尽了对于王巩的羡慕。

点酥娘原名,点酥娘典故完整版(7)

苏轼一生都在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间来回周转,他不如王巩那般随遇而安,在苏轼的心中始终是有着极高的政治理想的,而也正因如此,苏轼终身都为其所累。

遭遇贬官时,苏轼会忧愁、会愤懑、甚至会绝望,而相比之下,身份、名声、艺术水平都不如自己的王巩,却能够怡然自得,享受着最为快乐的时光。

王巩绝不是醉生梦死之人,他在身居朝堂之上时能够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工作,在身处偏远地带,他又能够安之若素,保得一方百姓所平安。

从这一角度来看,苏轼发现自己居然还不如王巩。拥有着这样一位贤妻,苏轼则能不羡慕?

正是在这种羡慕的心情中,苏轼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词,而这首词不单单在当年引起轰动,甚至王巩和宇文柔奴的故事也流传开来,感动了世人近千年之久。

可羡慕归羡慕,苏轼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在世俗杂务中继续拼搏。公元1085年,随着宋哲宗即位,苏轼得以复官,几个月以后,他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再度回到了权力的中央。

然而,此时的苏轼仍然不改直言的性格,没过多久就因为在皇帝面前慷慨陈词,而再度被诬告陷害,外调地方。

不得不说,苏轼是一位好官,每到一地,他都会了解当地的民情,灾难来临时,亲临一线,保护百姓,除此之外苏轼还兴修水利,留下了不少利民工程。

在杭州任职的时候,苏轼曾经一度想要效仿老友王巩,当一个闲散的地方官,不再追求功名。

点酥娘原名,点酥娘典故完整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