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和感受的关系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09 20:39:37

坚持每日一练,教招想不得高分都难,今天10道题你全对了么?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和感受的关系(1)

1.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知识性

D.选择性

2.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遗忘理论是( )。

A.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

3.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差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利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小王听歌曲《天使》时,根据歌词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天使的形象,这是( )。

A.幻想

B.无意想象

C.创造

D.再造想象

5.“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A.思维的灵活性

B.思维的概括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直觉性

6.当同学聚会回忆起班主任时,虽然他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清晰的浮现出班主任的形象,这属于( )。

A.想象

B.表象

C.感觉

D.思维

7.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 )。

A.端午节的日期

B.雨的成因

C.骑车的技能

D.舞蹈表演

8.蒲松龄笔下的“狐狸精”形象属于( )的产物。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9.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再造想象。(判断题)

10.感受性强调的是个体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判断题)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和感受的关系(2)

1.【答案】B。解析: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2.【答案】D。解析:同化说认为遗忘的实质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的简化

3.【答案】B。解析:差异部分用彩色标出,有利于学生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点,便于区分和学习。因此,张老师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4.【答案】D。解析:根据歌词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天使的形象称为再造想象。

5.【答案】B。解析: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6.【答案】B。解析:表象是实物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清晰的浮现出班主任的形象。

7.【答案】AB。解析:陈述性记忆是对事件事实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记忆能够用语言来描述。根据陈述性记忆所陈述者,代表个人在该方面的知识,故而又称之为陈述性知识

8.【答案】BC。解析: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9.【答案】×。解析: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10.【答案】×解析:感觉阈限是对感受性的测量,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小,反之则越大,所以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的关系。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和感受的关系(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