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一份南山区四上期末卷子时,觉得这题出得非常好。并不是因为有多难,而恰恰是好在它的基础。
一道有意思的基础题题目是这样的:
假如是你,你会选几?
是按题目要求根据竖式判断还是自己动手根据选项的数据计算?
我们先说说“竖式”,竖式本意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子,使计算简便。适用于加减乘除,像这种乘法竖式北师大版是三年级开始出现,各教材根据编排次序学习的时间略有不同。
回到这个题目来,是一个典型的三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竖式,它考察的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积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比如竖式中“756”实际就是6*126的结果——其实也是在告诉你“买6盒月饼需要756元”。“378”呢,其实是十位数的3与乘数126相乘的结果,用算式表达就是 30*126=3780(只不过末尾这个0根据习惯可以不写),意思也是告诉你买30盒月饼需要的钱数。
所以如果理解了积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那就顺理成章地知道买6盒、30盒、36盒月饼所需要的金额,而不用去另外计算。这也是这道题出题的初衷:考察积中每个数字、步骤所代表的含义。
看看教材中,在学习时也是重点提示学生要明白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课本教材截图
从一位数和两位数相乘到三位数、四位数相乘,其复杂程度只不过是随着位数的升级而升级而已。上文那个题目出现在四上期末也算是对过往知识的考察、复习巩固了。
当然针对这个题目,你说我“硬算”不也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吗?确实是可以,但如果这个题目变成直接问每步所代表的含义呢,那恐怕“硬算”就无用武之地了吧。所以这也回到了一个问题: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材上讲的内容我们应当都掌握,这是一切的根本。
“本”为“本”,教材是学习之根。南宋著名儒学大师、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里写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而教材课本就是所有作业或者试卷题目的“源头”,尤其是当今中小学不超纲,题目不管怎么出都是围绕着课本转。至于有些题目大家觉得难,那只不过是出题人围绕课本这个源头上对知识进行了包装,让你一眼过去“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是如果你下了功夫,将课本知识理解的如我们常说的“融会贯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谓难的题目自然是迎刃而解。
“数学帝”葛军说过,中高考出题是根据什么出的?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的,而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材材料来出的。他认为教材是学习之根。中考高考的题目几乎百分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肯定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了“化妆”(深化和综合的包装)才出现的。
那么如何重视教材呢?
比如第一遍学习,那必须非常非常重视课本,把相关的知识点记忆、理解透彻,把定义定理搞清楚,然后努力挖掘他们之间的联系。不要如蜻蜓点水,过于肤浅。数学课本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所有的知识基本都是串联起来的,由最基础的到越来越复杂的,一个起点到另一个终点。这个终点又成为另一个终点的起点。所以要努力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也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应用。
然后教材中的例题都会了吗?学习之后隔一段时间有没有试着重做一遍?习题都做过了吗?有没有想过另外的解法,自己的解题过程是否规范等等。当然小学阶段这个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初高中相对工作量就多很多。
一些思考和建议1.我个人是排斥小学阶段,比如辅导班教学中有些所谓的技巧,看似是容易达到目标,但是学生如果不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并不利于后续的数学学习。小学数学的意义在于它是构建数学大厦的最基础,一切要从基础开始,基础牢固才能厚积薄发;
2.教材中的例题是必须会做的,有些题目还可以尝试着做变形和多解,看自己还会不会做。做的时候可以找诸如卡片等不透明的物品把答案盖住。尤其是初中的几何题目自己做一下也可以对照下自己的步骤是否有遗漏或足够精简,避免以后考试时因步骤丢分或写的多了浪费宝贵时间;
3.小学阶段的教材是比较简单的,尤其是现在的教材更强化了一些视觉上的表达和理解,所以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多看看教材,方便日常指导孩子时和孩子同一理解,而不是“盲从”自己几十年前走过的路子。
各种教材
最后附一个数学名师葛军的讲座视频(注:葛军: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课标高中数学(苏教版)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多次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卷命题,且因“试题难度大”而被称为“数学帝” )在《以本为本,用好教材》中讲解如何学好数学拿高分!三个关键词:1) 抓住根本,拿回教材;2) 依托真题,做“熟”做“细”;3) 做题规范,不能马虎。(讲座中多以高中数学为例。1小时16分钟,家有初高中生的可以让孩子自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