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治合葬墓为什么没盗,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要和李治合葬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0-31 14:00:01

公元683年12月27日,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病逝,后世称唐高宗。他的妻子正是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

为此,武则天下令,命人在关中一带选择吉地,而这片吉地就是日后气势恢宏、埋葬着这对夫妻皇帝的乾陵。

巧合的是,从选址那天起,乾陵就发生了不少离奇的事,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乾陵的热度依然不减,只因一些谜团至今也没解开。

武则天李治合葬墓为什么没盗,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要和李治合葬(1)

武则天影视剧照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约六公里处的梁山上。

乾陵为什么会建在梁山上呢?这里面暗藏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巧合。

李治病逝后,为寻求宝地,武则天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能占星卜术的方士,同时入选的有两个人,一位是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则是在宫内执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率先从都城长安出发,冀希望在黄河两岸找到那块风水宝地,然而两岸虽藏着中华之灵气,但却没有一处入他法眼。

失望之余,袁天罡只好去向关中。一天夜里,天空晴朗,袁天罡仔细观测着星相。

突然,远处的一座山峦紫气泛着霞光一飞冲天,恰好与空中的北斗星正面相交。

袁天罡喜不自胜,狂奔到山峦上,寻找方位、精准定点。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东西作标记,他只好摸出口袋里的铜钱,放在中心点上,可转念一想,要是铜钱被风刮走或是不见了呢?于是,袁天罡捧一些土把铜钱盖上,回朝廷去了。

武则天李治合葬墓为什么没盗,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要和李治合葬(2)

袁天罡 袁天罡、李淳风画像

太史令李淳风去了哪里呢?

他沿着渭水一路向东。同样,渭水河养育着千千万万个生灵,可仍然没有一处适合李治。

不久,李淳风来到秦川大地,一日,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李淳风发现一处突兀的石山:

从南往北看,石山好像一位妙龄女子赤裸着身子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这位女子五官精致,双乳坚挺圆润,小腹稍稍隆起,一眼肚脐宛若真人秀;

更为神奇的是,双腿微微分开,中间流淌着一股日夜不息的清泉!

李淳风大喜过望,急忙奔向山头,以自己的身影作参照取子午,用附近的碎石摆了一道八卦,接着拔出发针在两条鱼的相交处扎下去,操作完后就地回京师复命。

在长安,武则天听说袁、李二人把吉地都选在了梁山,于是决定派人去复查。

来到梁山,一帮大臣惊呆了!让他们惊奇的不是这块风水宝地,而是李淳风扎下去的发针刚好穿过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

就这样,乾陵应运而生。所谓乾即天或阳,坤为地或阴,梁山上的晴空是天,躺着的妙龄女子就是地,天地阴阳交合,便会滋生万物。

当然,这里也是武则天最后的归属,所以,乾陵就成了历史上葬着夫妻皇帝的绝版陵寝。

武则天李治合葬墓为什么没盗,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要和李治合葬(3)

乾陵图片

乾陵由阎立德、阎立本兄弟设计,陵园仿长安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郭城三部分,由于此时正是盛唐,经济实力雄厚,所以仅中轴线就长达4.9公里。

相关文献记载: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南北城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

城内献殿、偏房、回廊、阙楼一应俱全,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30万平方米。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后期唐王朝由盛转衰,还在乾符五年(878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黄巢的义军迂回作战,走遍了包括今天山东、河南、安徽等大半个中原,由于没有群众基础和经济来源,如何筹集军费就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

就这样,黄巢想到了乾陵,他坚信,只要打开乾陵,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40万军队出动了,他们对乾陵进行疯狂挖掘。黄巢做着美梦,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尽管他的人挖了一条长几百米、深约40米的壕沟,但却始终没找到墓道口。

前来剿灭的大军逼近,黄巢只好放弃,以至如今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若隐若现,而这条沟就被人们称为“黄巢沟”

乾陵躲过了一场浩劫。40万军队为什么没能完成盗墓任务呢?反过来,不正好应证有股神秘力量在暗中保护吗?

武则天李治合葬墓为什么没盗,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要和李治合葬(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