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按什么形式写的,草船借箭重点写了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7 23:13:57

课文解析

“草船借箭”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谓人尽皆知。这篇课文根据明代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而成。已经统一北方的曹操准备率军南下,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前去联吴抗曹。“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草船借箭是按什么形式写的,草船借箭重点写了什么(1)

《草船借箭》一文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以“借箭”为主线,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起因,再具体叙述经过,后写结果。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学法指导

一、学习生字词语

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会写“妒忌、委托”等12个词语。

二、理清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 诸葛亮为什么要去借箭?

② 他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

③ 他是怎么借箭的?

④ 借箭的结果是怎样的?

⑤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草船借箭是按什么形式写的,草船借箭重点写了什么(2)

2、逐段分析,梳理脉络:

第1自然段:“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这句话交代了周瑜的性格。正因为这种性格才有了后文的故事。

第2自然段:周瑜要诸葛亮十天都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造出十万支箭。这是这个故事的起因。

周瑜故意问水战兵器,借造箭的“公事”有意为难诸葛亮,让他没有推辞的机会。从“可不能开玩笑”可以看出三天根本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的陷阱,他却“愿意立下军令状”“甘受惩罚”,说明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所以他能从容应对。“周瑜很高兴”,为什么?三天造箭,真是开玩笑。他以为自己害诸葛亮的计谋得逞了,所以“很高兴”,所以要“当面立下军令状”,还“摆酒席招待他”。

草船借箭是按什么形式写的,草船借箭重点写了什么(3)

第3自然段:“我可没逼他”,一副得意的模样。“故意延迟”“不给他准备齐全”“定他的罪”,可以看出周瑜的“心怀妒忌”和用心险恶。

第4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箭,并嘱咐他“不能让都督知道”,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早已明白了周瑜的意图,

第5自然段:鲁肃向周瑜报告,却“不提借船的事”,说明鲁肃是个忠厚老实,信守承诺的人。这三段写的是借箭的准备工作,诸葛亮向鲁肃借船。

草船借箭是按什么形式写的,草船借箭重点写了什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