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清平乐主题思想,黄庭坚清平乐创作背景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04 04:33:13

2020年,一部宋史剧《清平乐》带我们走进了宋仁宗时代,让观众领略到了宋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其中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还原度也是比较高的,包括很多妆容、服饰、仪态、语言都有据可循,是一部展现宋朝繁荣的佳作,非常值得一看。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始兴于唐代,流行于宋代,为宋词常用词牌。

黄庭坚清平乐主题思想,黄庭坚清平乐创作背景(1)

关于《清平乐》调名之来源,历来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此调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其他说法主要有两种:民国杨宪益先生在《零墨新笺》中认为“清平”源出于南诏之清平官,然考《新唐书》等史*载,“南蛮清平官,犹国家之宰相也”,可见清平官并非专职乐官,两者之间并无确切联系。也有学者根据“解舞清平乐,如今向谁说”等诗句,认为《清平乐》同《霓裳羽衣曲》一样,是唐代教坊乐官创作的舞曲。

黄庭坚清平乐主题思想,黄庭坚清平乐创作背景(2)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唐五代《清平乐》词23首,宋代《清平乐》词386首,加上金、元、明、清时期的创作,现存《清平乐》词约1700首。《清平乐》词创作初期,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多闺怨之作,词风婉约;后随着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清平乐》词内容范围不断扩大,亦有豪放、悲慨之作。北宋词人中,以晏殊、晏几道、黄庭坚《清平乐》词为代表。其中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颇为著名,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黄庭坚清平乐主题思想,黄庭坚清平乐创作背景(3)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作者以细腻清新的笔触表现了对美的事物热切而执著的追求。全词构思立意新奇,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感情一层深似一层。词人从惜春写到寻春,从希望写到失望,从不断追寻到濒于绝望,最后终于怀着无可告慰的心情,为美好事物的消逝陷入沉思。词的整个意境充满了静穆柔和的美感,它无言地告示人们:要珍惜春天,春天是美丽可爱的。

黄庭坚清平乐主题思想,黄庭坚清平乐创作背景(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