薮字潮汕如何读,垾的潮汕话读音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6 16:28:51

潮汕话,又作潮语,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经近两千多年的迁徙和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独特语系。丰富的历史底蕴经过时间的洗礼使得过往一些典故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俗语,但其中的来源历史又有多少人清楚呢?

今天小编收集了一些俗语典故与大家分享一下。

薮字潮汕如何读,垾的潮汕话读音(1)

识字掠无蟛蜞

“识字掠无蟛蜞”是广泛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指循规蹈矩、照书行事者反而干不好事情。

“识”字音读“北”,义为识别。

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复明活动,遏止海上武装力量与沿海民众的联合,实行了消极的靖边政策——海禁。当时潮汕沿海居被内迁五十里。整个韩江三角洲的饶平、澄海、潮州人民,皆在迁徙之列。沿海地带,划地筑堤为界,限期迫迁,边民越界出海捕捞者*。告示出后,识字怕死的不敢越界到海滨谋生;有些不识字的深夜照样越界,捕了鱼虾蟛蜞,卖了钱,勉强度日。这样,识字的反倒吃亏。于是,这句话就这样传开了。

薮字潮汕如何读,垾的潮汕话读音(2)

庵埠老爷大细目

“老爷”即神爷的俗称。俗语:庵埠老爷大细目“指对人对事不公正,偏心眼。

从前有两个乞丐,都是一条腿“大脚胴”,即患有“象皮腿”之病。他们四处求乞,夜宿宫庙。有一次,乞丐甲在庵埠的仙溪神庙里过夜,半夜时分,恍惚间见“老爷”走下来对他说:“弟子一只靴,剥去吊大厅。”天亮醒来,正要抬起病腿,忽觉病腿消肿,奇迹般地痊愈。他马上把喜讯前往告知乞丐乙。 乞丐乙见乞丐甲健步走来,本觉惊奇,一听真相,大为欢喜。晚上也来到那个神庙睡觉,希望“老爷”又显灵,不过这次神爷说的话却是:“只靴吊在大厅中,弟子剥去凑成双。”乙惊醒后,觉得下肢沉重,一摸才知原来那条好腿也患了病。从此拖着两只浮肿的大脚胴到处行乞。逢人便骂“庵埠老爷大细目”。久则久之,就作为一句俗语在潮汕一带流传开了。

薮字潮汕如何读,垾的潮汕话读音(3)

过去无店铺

“过去”在这里是再往前走的意思。“店铺”指的是旅行者宿歇的客栈。整句的原意是:旅行者们,这里正是可以安下身业的旅店,再往前走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其比喻义是告诉人们作事要抓往眼腾腾的机会,犹如北方话说:“过了这村,没有那店。”

古代的陆路交通主要是依靠官道。在官道的各个路段设有驿站,经供官府人员宿歇。但民用的驿站,在潮州口语中通称为官铺。通常是每十里左右设有一“铺”,故十里路潮语惯称为一铺路。今天仍有不少以铺为名地方,如铁铺、鸟薮铺、马厝铺……等。当旅客跋涉赶路至日暮时,总是要寻找宿歇的场所。所以计算路程与安排宿就必须恰当处理,有时遇上僻远地方就不是十里就有店铺可安歇,若只顾赶路,有时就会“过去无店铺”了。

薮字潮汕如何读,垾的潮汕话读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