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氏先祖是谁,单姓祖先是谁的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5 18:01:54

单氏先祖是谁,单姓祖先是谁的(1)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西周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心向往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人逐渐走出蒙昧,礼、乐开始成为整个民族的行为准则,殷商神秘可怖的宗教逐渐淡出;在这个时代里,官僚制度逐渐成形,尚未从世袭贵族中脱离而出的职业官僚开始成为王朝统治天下的重要工具;在这个时代里,理性的思辨源源不断地出现,为后来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大碰撞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个时代为中华文化、中国历史走向确定了基调,其影响直到今天仍未变弱。这个时代为我们贡献了11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以青铜器为主。与前代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越来越多的文字开始出现,文字让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成倍增加,也让这些文物有了更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内涵。

单氏先祖是谁,单姓祖先是谁的(2)

虢季子白盘,西周,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收录于《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虢季子白盘铭文 111 字,高度简练地叙述了虢季子白战争中大胜,得到天子高规格赏赐的史事,为我们研究西周晚期战争、周戎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之始

藏于陕西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可能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西周青铜器之一。

这只堪称不世珍宝的青铜尊差点永远和我们失之交臂。1963年,宝鸡人陈某在自家后院挖掘出一只青铜器。次年,这个锈迹斑斑的铜疙瘩被出售至废品收购站。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在废品收购站发现了这只青铜器,将其购回,确定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尊。又过了10年,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研究者马承源发现尊底厚厚的铜锈下掩盖着青铜铭文,经清理后,122字的长篇铭文现世,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中国历史上空。

单氏先祖是谁,单姓祖先是谁的(3)

何尊,西周,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录于《首批禁止出国 (境)展览文物目录》

铭文内容大意为:成王五年四月丙戌,成王刚迁到成周洛邑时祭祀了武王,在祭祀之后,成王对周宗室子弟们发表了长篇训话,先回忆了子弟的父祖辈辅佐文王、武王的旧事,承认了宗室对王朝建立立下的汗马功劳,希望姬姓宗亲能始终忠诚辅佐王室。

按照《尚书大传》的说法:“周公摄政,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王朝在周武王死后的第三年彻底平息了席卷王国东部地区的大叛乱,在第五年营建了镇服东部国土的新都成周。之后两年,周公旦将统治权归还成王,北面称臣。何尊的出土再次印证了古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坐标。

在何尊的长篇铭文中,成王回忆里,武王为王朝新都择址时曾向天报告“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中国”一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何尊因此“出圈”。实际上,此“中国”非彼“中国”,武王口中所说的“中国”实际上是指“中央之城”,也就是成周洛邑。在中国南方得到开发之前,洛阳附近处于几大地理单元的中心,四方道路汇聚于此,武王择址于此,一方面是因为此处便于周人管理东方国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四方入贡道里均”。而在之后的历史演进中,“中国”逐渐从“中央之城”转变为华夏文明覆盖之地的代称,中国人也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的名字。

召公与燕国之始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太保鼎是一件让人过目难忘的精品青铜器。与寻常所见古朴厚重的青铜方鼎不同,这只方鼎体积既小,装饰也颇具匠心:鼎腹呈浅长方形,折沿上立耳,鼎足细而高。鼎体四边装饰夸张的扉牙,四面装饰兽面纹和垂叶纹,每只鼎耳上趴着两个身似虎、长垂角的怪兽,鼎足根部装饰兽面,中部又有轮状装饰。总而言之,装饰繁缛的太保鼎在西周早期格外显眼。

单氏先祖是谁,单姓祖先是谁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