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40个典故,著名的三国演义典故50个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5-26 16:15:23

三国演义40个典故,著名的三国演义典故50个(1)

1.竹林七贤 2.三国演义之凤仪亭 3.三娘教子

4.郭子仪拜寿 5.刘阮入天台 6.龙王拜观音

7.百花亭图 8.鬼谷子下山 9.昭君出塞

10.尉迟恭单鞭救主 11.三顾茅庐 12.锦香亭

13.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14.萧何月下追韩信

15.西厢记-长亭送别 16.百子闹春图 17.渔家乐

18.折桂图 19.刘海戏金蟾 20.福禄寿

21.春夜宴桃李园图 22.王昭君思乡图

23.十八学士 24.八仙图 25.五子登科

26.魁星点灯斗 27.丙吉问牛 28.东方朔偷桃

29.杨家将故事 30.铜雀台比武 31.四妃十六子

32.携琴访友 33.陶渊明爱菊 34.王羲之爱鹅

35.周敦颐爱莲 36.空城计 37.指日高升

38.老子出关 39.大禹治水 40.红拂记

1.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三国演义40个典故,著名的三国演义典故50个(2)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海

2.三国演义之凤仪亭

“凤仪亭”故事出于《三国演义》,又名“梳妆掷戟”,讲述了貂蝉和吕布二人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破的故事。经过凤仪亭事件,董、吕二人彻底反目成仇,吕布下了*董卓的决心。

三国演义40个典故,著名的三国演义典故50个(3)

三国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外销盘

3.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又名“双官诰”,戏剧剧目,原故事出自明人《断机记》传奇、杨善之《双官诰》传奇。

该剧主要强调了三娘坚贞教养、苦尽甘来,具有传统妇女的美德与风范。故事大致讲的是明代有一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恰好遇到一位乡人,托付他给自己家中的妻儿带去白金五百两。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厝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回乡报知张氏等,举室嚎啕,命薛保运回灵柩安葬。后来薛家日渐衰落,张、刘不能耐贫,先后改嫁。三娘王氏十分鄙视她们,发誓要与薛保茹苦含辛,抚养倚哥,送他去学堂,自己则靠着织布以维持家中生计。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遂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将刀立断机布,以示决绝。幸好薛保竭诚劝导,母子始和好如初。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从军,官至兵部尚书。十几年后薛倚金榜题名,高中新科状元。父子相认团圆一家,荣归故里。而此时薛倚的大妈、亲妈又丢弃自己的家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顾老伴,劝刘氏也回家照顾老伴和几岁的孩子。

并告诉她们:欲尝甜瓜自己种,自种苦瓜自己尝。

三国演义40个典故,著名的三国演义典故50个(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