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巴黎两个字的外国电影,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电影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05-29 02:09:16

“爆款”剧集《艾米丽在巴黎》播出后,引来了不少人的“炮轰”,他们批评剧中的刻板角色、刻板印象以及烂俗且套路的情节——但正是这些成就了它。

2022年,在巴黎的艾米丽卷土重来,三角恋、巴黎风光、勾心斗角——还是熟悉的配方。也正是第二季里一个围绕着三角关系爆发的宴席情节,让许多人立刻“梦回”郭敬明《小时代》系列里“时代姐妹花”那场著名的生日宴会上的抓马。

更有趣的是,这两部影视剧在许多层面上都存在着相似之处,无论是从“土包子进城”还是其后在浪漫繁华都市里遭遇的友情、爱情和各种事业上的勾心斗角,《艾米丽在巴黎》和《小时代》的关注都彼此呼应,因此也有一些评论把前者称为“美版《小时代》”。

带有巴黎两个字的外国电影,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电影(1)

话题#小时代5 艾米丽在巴黎曾登上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达到1.1亿。

只是在我看来,两者其实除了表面上故事和一些情节的相似外,两部影视剧的内核以及其原本期望展现的东西都存在差异。

就如豆瓣上一些评论所说的,《艾米丽在巴黎》其实是典型的美式爽剧,它本身追求的就是轻松幽默,让人茶前饭后一乐,除此之外其实并不存在其他目的。这一类美式轻喜剧在完善的美剧体系里有着自身的谱系,其娱乐功能始终是其核心。

01

生活在远方,

远方是“巴黎”

《艾米丽在巴黎》套用了一个最经典的故事模式,即“生活在远方”。

这句来自法国天才诗人兰波的诗句在很大程度上揭露了个体生活与期望的真谛,即我们似乎始终都在觉得自己此时此刻所处之地、所过的生活以及这样的人生本不应该如此,仿佛有一个更加圆满的、本质且接近真理的生活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去追求与发现。

带有巴黎两个字的外国电影,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电影(2)

电影《全蚀狂爱》剧照

1995年,波兰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根据兰波与魏尔伦的故事拍摄了电影《全蚀狂爱》,电影中由风华正茂的小李子饰演大约十六七岁的年轻诗人。当他从法国乡下到巴黎找魏尔伦的时候,便奠定了这个年轻男孩一生对于此刻生活的叛离以及对无尽远方和各种生命角色的渴望。

兰波在年纪轻轻时便写下“生活在远方”与“我要变成所有人”的诗句,而在其二十岁后短暂的十年生活里,他便一一实践了这些理想,奔波在欧亚非大陆,成为那个风一样的人。

在此之后,兰波便成为青年人的偶像,尤其在欧洲与美国六零时期的叛逆时代,兰波的理想被进一步诗化,而成为反叛当下循规蹈矩日常生活的最大精神动力。

带有巴黎两个字的外国电影,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电影(3)

《灵光集:兰波诗歌集注》

[法] 阿蒂尔·兰波 著,何家炜 译

涵芬楼文化 | 商务印书馆,2020-9

《艾米丽在巴黎》似乎和这些毫无关系,但有趣的是艾米丽的“去远方”以及把巴黎作为这一目的地的设定本身却已经是一个特定文化和历史的想象结果。而这也是许多评论对其的批评所在。

巴黎成为这部剧中最大的主角,并且一如好莱坞与美国流行文化对其的想象,在《艾米丽在巴黎》中,那个被各种文化、虚构与憧憬所建构的巴黎再次出现,成为“远方”这个乌托邦想象的最佳喻体。

带有巴黎两个字的外国电影,以法国巴黎为背景的电影(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