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大人教写字有抗拒怎么办

首页 > 育儿 > 作者:YD1662023-04-25 18:03:37

孩子对大人教写字有抗拒怎么办,(1)

最近有宝妈问:我家宝宝一岁半不肯被教写字啊怎么办?

什么?一岁半了还不肯被教写字?真是太岂有此理了,这要到了三岁还记不住2000字可怎么办啊?上不了电视,成不了神童了!本来想着靠神童发家致富梦就要破灭啦!

记得有一次看到头条号上有一篇很火的报道文章,写的一个三岁孩子,居然认得二千多个汉字。频频被记者采访,还上了电视。文章图片中,孩子还被奶奶抱着,只见残旧破损的墙壁上,贴得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汉字。奶奶从一岁多起就教孩子认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认,现在三岁,已认得二千多字,被媒体报道,一下子就火啦。

嗯,这位宝妈,你们家孩子要是一岁半不学认字写字,那三岁的时候,肯定就不能和新闻报道的这个神童一样,认不全墙上的几千个字啊。这样一来,那可能五岁就小学毕业不了,八岁没法完成中学学业,10岁没法大学了。错过了神童最佳时期。可真是遗憾呢!

本来还想着成了神童,随便上个电视,就能满口之乎者也,口出成章,能一呜惊天,举国周知,甚至全世界闻名。随便去哪,出场费都七位数的。

再不然,12岁能读完博士毕业,也能开始给家里挣钱了,那多好。

人生就此享福啦!

我想说,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孩子上辈子欠你的吗?孩子投胎来你家当你孩儿,是满足你虚荣心,满足你操控*,赚钱*的机器吗?

一岁半的孩子,刚学会走路不久,懵懵懂懂,安全感还没建立,刚认得自己的妈妈的脸。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小手连握紧勺子吃饭的力气都还没有,你就想要教他写字?

一岁半的孩子在做什么?他们的身体发育能力到了哪个步骤?

他们在练习走路,把握身体的平衡感,然后过渡到快走、奔跑。

他们喜欢好奇地到处摸这个那个到处探索。

他们喜欢练习弯腰,招手,鼓掌,蹲下站起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以便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他们小手小脚都在练习抓握捏的动作,以便更好的握住小东西,或拉住妈妈的手上下楼梯。

他们喜欢说爸爸妈妈、抱抱、奶奶,这些简单的一二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他们全身,四肢,都还在寻找和发展身体的平衡感,感知身体的力量……

甚至上,还处于一个身体发育的初始状态,自我意识都还要到两岁才开始萌芽。他们刚从襁褓中出来,慢慢过渡到幼儿状态。怎么能要求他们做超出力所能及范围以外的事呢?

别说一二岁,或者三岁,多少孩子,包括我家孩子五岁了,我都没给他正儿八经地教他写字呢。孩子正式具备学习写字的身体条件,科学地来说,要到6岁左右才可以。

把幼儿当成学习机器,要从小培养?这是在害了他!

孩子对大人教写字有抗拒怎么办,(2)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大脑神经中枢的发育决定着肢体动作的发展。

我们知道,人的肢体语言是受大脑的控制的。当孩子还在发育大脑的时候,你却要求他的肢体做出超出大脑控制范围的动作,这是不可能的。一岁半的孩子,大脑才刚开始发育,手指一点力量都没有,他怎么可能有力量写字呢?就算他依你所教,歪歪扭扭鬼画符般地画出字体来,他就当是好玩,完全不懂字的意思,也完全没有意义不是吗?

大脑的神经中枢指挥着肢体动作。只要当大脑发育好了,肢体动作才会发展。

而孩子的大脑要到7岁才开始发育到最高峰,在这以前,大脑都是在发育过程中,都是不成熟的,所以不同年龄段所能完成的达到的肢体动作也不一样。

孩子从小,学会走路奔跑,就是在发展大动作,身体肌肉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身体动作听大脑的使唤。

然后手部的精细动作,是经过不断的做一些细小的捏、抓、捡等动作而得到发展。比如穿珠子,捡豆子,扣纽扣,穿鞋带。当手部精细动作熟练了,到了上学的年龄,才渐渐学会开始握笔画画和写字。

2.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完全有自学能力的,孩子的天性是在玩耍中认识这个世界,是主动地探索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

如果限制孩子的玩耍,过多地人为地手把手地帮助他完成他该做的事,甚至人为地操控他的学习成长,只会让他变成学习的机器,永远没有自我。

经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生存能力是具有天性的。和自然界其他动物一样,为了适合自然界的生存需要,人类从出生的婴儿到长大成长,所具备的一切学习能力,都是一种天性,自学就会。

包括最基本的喝奶,孩子是天生就会吸吮的,他们知道妈妈的乳房吸吮就能喝到奶。孩子的三翻六坐八爬,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超强的自学能力。因为翻身、抬头、站立起来,就能看到以前视野所及之处的另外一面。爬,是为了发展他的身体,能看得更远,探索到更多更有趣的东西。

而各种模仿成人的身体动作,就是为了适应他的生存需要。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抱在怀里,出门被放在车上推着走,从没有走过几步路,那么等他长大了会自己走路吗?未必,这时候他的腿部肌肉因为一直得不到锻炼,就会渐渐萎缩,更加不会走路了。

其它能力也是一样,家长帮孩子做得越多,孩子的能力就越受限,导致离开了家,什么都不会做。基本的吃饭穿衣,做家务,在家里得不到锻炼的话,离开家,独立性能好吗?

3.养育孩子需要遵循孩子科学的发展规则。违背自然规律,违反科学发展规则来养育孩子,无疑是拔苗助长,有害无益。

孩子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的条件都有不同的成熟度,父母应当按照孩子的身体条件来养育教育孩子。提供孩子当下所需求的帮助和要学习的知识,而不是过多地硬塞乱堵。

孩子的发育是有科学规则的。刚学会爬的时候,你不能奢求他马上会走路。刚会走路,你不能要求他马上就会跑。

任何拔苗助长,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就像起高楼一样,倘若根基没打好,基础不牢固,就算起得再高,能结实吗?能挡住风雨吗?能历经多少年不塌呢?

再比如那些上小年纪的神童、天才,到了最后,又有多少比例能够成为真正的成才,有伟大的贡献呢?父母当保姆一路跟着洗衣做饭伴读,结果到了大学,被劝退者众。还有些,小小年纪,与大哥哥大姐姐们同学习,各种代沟,无法融入群体。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极差。

4.孩子需要用爱来抚育、浇灌,而非虚荣心和*。

父母的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如沐春风,越长越高越好。如果这种爱,变成了虚荣心、*,攀比的工具,对孩子来说,就成了童年的噩梦!

别家孩子会弹钢琴,我家孩子也要学?不肯学,哭闹罢学?威逼着学,棍棒伺候,不惜财力物力。终于学成了,孩子大了,就算再优秀,这件噩梦也会伴随一辈子,成为心底永远无法愈合的伤。

当父母的,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我家孩子拿了钢琴十级哟!

孩子是需要用爱来浇灌成长的,不是用虚荣心和*来操控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过了就不再来。你忍心让孩子每天活在不开心中,甚至活在噩梦中吗?

有没有听过科学家的最新植物养育理论:对着一株植物,你天天对它恶言恶语,甚至打它骂它,过不了多久,植物就长弯了长残了或者停止了生长。反之,如果你天天对着它说好话,赞美它,歌颂它,给它用心地浇水施肥晒太阳,植物一定会长得越来越茂盛。

植物如此,何况孩子?

一个天天被打骂被伤害的孩子,和一个天天沉浸在爱的怀抱中的孩子,长大后会是怎么样的呢?可想而知。

孩子长大后,心理的是否扭曲或阳光,很大部分取决于从小的生长环境。

孩子对大人教写字有抗拒怎么办,(3)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地养育一个聪明的孩子呢?

1.尊重孩子的天性,多接触大自然,自由地玩耍。

孩子的天性就是自由地快乐地玩耍,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他会体验到来自自然界不同的刺激,便会自觉地调动身体不同的感观体验学习。

孩子的创造力,也是在自由的玩耍中产生的。

放下你的手机,多陪孩子玩耍吧!

2.多给予孩子爱的拥抱,多和孩子交流,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父母给孩子建议的安全感非常重要,这是他们自信的来源。

如果孩子长期被大人否定,责骂,厌恶。那么,孩子不会感觉到安全,便会产生怯懦,恐惧,迟疑,自卑等心理,做什么都不自信,也不敢去尝试。

所以一定要多抱抱孩子,告诉你爱他,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倾听他的想法。

3.多带孩子锻炼身体,多运动,可促进大脑发育。

多运动,对大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一个是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掌控能力。二个是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大动作和小动作都是一样。多带孩子奔跑,打球,户外活动。

4.多陪孩子玩游戏。

玩积木,玩角色扮演,玩各种小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而且多陪孩子用彩昵等做手工,既能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又可以培养创造力,何乐而不为。

5.多陪孩子阅读绘本。

有些父母会问了,孩子不认字,那到了上学,跟不上怎么办呢?

生硬地教孩子认字,是一种机械性的行为。但是陪孩子阅读绘本就不一样了,孩子天性就喜欢看色彩丰富的图画,而绘本中除了精美的图画,还有少量的字,孩子如果长期坚持阅读,在耳濡目染中就会认得不少字的。

而且绘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来启发孩子的认知,打开多元化的知识面,拓展各种能力,开阔眼界,与世界产生更多的联接。

6.多注意营养的均衡。

要想大脑发育好,必要的营养的均衡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性,全面营养性。

不能让孩子挑食,要提供足够的鱼肉奶类。多吃蔬菜水果坚果等。

只要有爱,用心,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就一定不会笨到哪里去,大家觉得呢?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想要学习更多国际科学育儿理念的,欢迎关注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