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3-02-09 08:48:04

文/U156

前段时间传来一个好消息,在甲午海战中自沉于威海卫港的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的遗骸被找到了。笔者在期待我们的考察队伍给我们带来更多新发现的同时,也借此机会来和大家聊一些关于定远舰和甲午海战的问题。

作为中国海军装备过的唯一一级铁甲舰(德国人给定远级的定义为Panzerschiff),定远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大。

在中国海军的965E型驱逐舰杭州舰(原俄国海军叶卡捷琳堡号)服役(2000年)之前,两艘服役于1885年,标准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355吨的定远级铁甲舰除了雄踞中国海军最大水面战斗舰艇榜首长达115年外,还连续61年保持了中国海军最大水面舰艇吨位记录。

一直到1946年凯申物流接盘了一艘二手美国舰队油轮(峨眉号,英文名Omei,凯申物流编号 AO-509;原先是美国海军下水于1915年的妈咪号舰队油轮USS Maumee AO-2)后这一纪录才被打破。而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艘吨位超过定远级的水面作战舰艇是服役于2012年的052D型驱逐舰昆明舰。

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1)

定远舰图纸

(图源:galeriasavaria.hu)

除了本身块头巨大,定远级铁甲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强大的火力配备:两座双联装克虏伯305mm主炮,其口径一直到现在都雄踞中国海军舰炮之冠。另外该级舰的防护水平在当时也是很可观的:装甲带厚度为14英寸,炮台(Barbettes)装甲厚12英寸,指挥塔装甲厚8英寸,其他部分也有3英寸的装甲板保护。

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2)

定远炮塔上面那个盖子并非装甲顶盖而是炮罩,这个炮罩据说还是中国人的创意:在露炮台上铺设铁轨,然后加上配有轮架的炮罩;炮罩随着大炮一起转动。这个炮罩主要用来抵挡在海战时四处横飞的弹片和小口径枪炮弹药,为主炮的炮手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北洋海军的几艘装甲巡洋舰也装了这个玩意,不过在丰岛海战的时候济远的双联210mm主炮炮罩让日本人的速射炮给打穿了,四处横飞的弹片*伤了不少炮组成员。后来在大东沟海战前定远级就把这玩意给拆了。

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3)

济远舰的双联装210mm主炮

和同时期的主力舰一样,定远级重火力重防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机动性被牺牲掉了:设计时速14.5节,比后来的虎王坦克还慢一截;到了1894年大东沟海战的时候这两艘舰就更慢了。

另外定远级在10节的航速下续航力为4500海里,对于满清这样的客户来说这个续航力基本是够用了——毕竟满清办水师的目的是看家护院而不是逐鹿大洋。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为了弥补续航力不足的缺陷,定远舰是有帆装的;只是张开了帆装后的这个速度嘛——那就真的没法保证了。

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4)

还是前面那张图纸

上半部分为定远的帆装张开状态

除了帆装外,定远级还有雷装:两艘舰各配备三具单装鱼雷发射管和21发备弹——不过这21发备弹可不是只给他们自己用的。大家注意上面那张定远级的图纸烟囱后面有一艘块头比较大的蒸汽艇,这个是定远级交易的时候德方的赠品:舰载鱼雷艇!而且还是买一送二的那种——四艘鱼雷艇分别命名为:定一、定二、镇一和镇二。

铁甲舰图片,铁甲舰制造全过程(5)

珍贵的定远级同框照

这是定远舰和镇远舰在归国前于德国基尔港所摄

(图源:https://kopticimg.pw)

笔者觉得这个设计还是挺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特别是在遂行一些像反海盗这样的低强度作战活动的时候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海盗或者水匪是影响近代中国沿海省份社会治安的一个重大不稳定因素。当初中山舰事件的起源就是因为一艘货轮被海匪给劫了,另外当年驻港英军还出动航空母舰和海盗干过一仗。

当然7000吨级的铁甲舰肯定搞不定那些吃水浅的海盗船,但是有了舰载鱼雷艇这事情就好办多了——这四艘航速为15节的舰载鱼雷艇每艘除配备鱼雷发射管两具外,还配备有机关炮一门。

只是这个想法从来就没有在战场上实现过:定远和镇远回国后,四艘鱼雷艇被从铁甲舰上卸下来编入北洋鱼雷艇队(这个是成立于1881年的旅顺鱼雷营下面的一个单位,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这个鱼雷艇队丁汝昌只有战时指挥权)。

因为吨位太小只能用来看家护院,这四艘艇都没有参与大东沟海战,在威海卫保卫战中随北洋鱼雷艇队的其他鱼雷艇集体溜号:镇二还没出港就被击沉,跑出来的三艘也因为速度太慢而被第一游击队一个个追上最后搁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