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中的浪什么意思,沧浪之水中的浪读音

首页 > 政策法规 > 作者:YD1662023-10-30 05:15:20

写在前面:【这本书被很多人认为是出入体制小白的必读书。初读此书,信息量很大,作为小白,能够从此书中大致了解和认识体制内的一些人和事,而作为已有工作经历的人,再读此书,则能发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也会有更多感悟。

小说前半段,池大为愤世嫉俗充满了对官场潜规则的鄙视,书评中大多认为他为了家人也得争口气,这样被边缘化就会碌碌无为一辈子;小说后半段,池大为转变想法积极融入到潜规则中直至成为厅长,评论中又有了惋惜他沉沦堕落的声音。其实这就是人性,池大为的转变展现了人性的多变,书评中的观点也展现了人性的多变。读完此书,大致有两点感悟,一是关于人性,二是关于官场。

先说人性。文中反映出的人性特点之一,便是你不身处那位置那境况,你就很难理解那人的一举一动。我们在生活中总习惯评论他人的行为,有时候会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像他那样……”“他怎么可以……”。然而,你终究不是他,他也终究不是你。池大为看不惯两面派,看不惯阿谀奉承,看不惯下属对领导一举一动的小心揣摩。然而,当他坐上了那位置的时候,他也不得不展现领导的权威,不然很多事情就无法快速落实,他也不得不看领导的一举一动,不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自己很多抱负也无法施展……池大为曾经嗤之以鼻的行为,后来都不得不做了,到那时才发现,这些行为也不都是错的,才发现有些行为真的是迫于无奈。

回归生活,拿我每天上班的体会来说,当我开车的时候,到某个小路口,那些骑电瓶车的一辆接一辆不间断,我心里想着“好烦啊,就不能停一停让我先过去吗?你也走他也走我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可是,当我骑电瓶车的时候,看到有开车的,又会想“哎呀,不好意思,先让我骑过去吧,我也赶时间,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然后一加油门就骑过去了,留下车主还在继续等待。再比如,我开车时不大胆,有时比较慢或者技术不到位,后面就会有车吱吱按喇叭,我想着“哎呀,按什么按,催什么催,就不能等一等或者变个道”,但是当我对象开车的时候,前面有车开的慢我俩又会表达不满“磨磨蹭蹭干什么呢,跟睡着了似的”。

人就是这样,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已经习惯了从自我角度出发,这是天性,这就是人性。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人学会了换位思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我们的潜意识第一反应还是从自我角度出发。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境况不同感受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做出的反应提出的观点就不同,人性的多变超出人自己的想象。就像池大为,他曾经多么瞧不起的人,他却也步了他们的老路。但有一点是不同的,由于人们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人性再多变,总该会保留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所以尽管池大为后来变成了他最初嗤之以鼻的人,但他与他们终究还是不同,他内心终究还是留存着善,也正因为此,他的阿谀奉承比别人多了份真诚,成为厅长的他也做了一些他以前人微言轻时做不成的好事。

再说官场。沧浪之水中展现了不少官场中的潜规则和交际技巧,我曾在其中评论“官场真的好复杂”,有人回复我说“不是官场复杂,到哪都一样,这就是社会,我不在官场,但这样的复杂我同样经历着”。由此可见,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类似复杂的现象和人际关系,只不过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罢了,作为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人,这些经历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池大为带着他的愤世嫉俗坚持到底,他大概就会成为晏老师那样的边缘人,什么都看得透透的,却什么都无能为力;如果池大为脱胎换骨彻底抛弃他人性中的所有闪光点,他大概就会成为丁小槐那样的提鞋人,对领导唯唯诺诺做领导肚子里的蛔虫,却始终无法到达领导的位置。但池大为就是池大为,他保留了心中的善,保留了他坐的住冷板凳的优势,沉寂时他钻研学术不断提升硬实力,等思路转变过来想往上爬的时候,这些硬实力可以堵住千万人不服气的嘴。

尽管池大为最后自我感觉已经背离了初衷背离了父亲,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无可奈何无法造福百姓的人,但在我看来,他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他调查清楚了下面血吸虫病的真实数据,把钱用到了刀刃上;他让新盖的大楼有了更好的用途;他给了家乡的老百姓一点经济上的支持……尽管这些事在他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不值一提,跟他自己所享受和得到的东西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但那个位置的他,想做些好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转好几个弯才能真正把好事落到实处,但如果所有领导都愿意花精力下力气去研究一些好事,你做一点我做一点,不好的风气就会慢慢慢慢的转变过来,总有那么一些普通人顾及不到,但也总有那么一些普通人会受益,有一点就是一点,有一点就说明我们在前进一点,这一点对领导来说很微小,但对普通人来说却很巨大。如果池大为一直是个边缘人,那么他连这一点微善都无法实现,岂不更加悲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