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享经济以其高效利用资源、便利民生的特点,成为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各种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共享电瓶车领域,其“共割经济”现象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共享电瓶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宠,一开始也备受欢迎。相比传统燃油车,电瓶车无需加油、价格低廉,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随着共享电瓶车项目的扩张,一些企业开始在使用费上“偷偷加料”,并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收费,最终导致使用电瓶车的费用远高于传统交通工具,这种现象也被戏称为“共割经济”。
共享电瓶车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往往会选择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吸引用户,然而一旦用户群体积累到一定规模,企业便会通过各种渠道变相收费,比如提高押金、调整计费标准等,从而在用户体验中“偷偷加料”,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花费更多的金钱。
共享电瓶车的“共割经济”现象,实质上是资本游戏下的民生困境。一方面,共享电瓶车企业为了追求暴利,肆意变相收费,让本来应该方便群众出行的共享电瓶车变成了“无底洞”,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陷入“被动消费”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