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宣布限牌令许多购车者猝不及防
下午5点58分,汽车城堵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在排队刷卡签单。然后执法人员开始贴封条堵门,搬电脑、开票机、刷卡机,封财务室拿合同拿收据。
这时,全市绝大部分4S店都出现了混乱场面,大批带着现金蜂拥而至的客户隔着玻璃向销售比划要哪个车型,甚至还有人从门缝里塞钱跟身份证跟销售交换合同跟收据。
办公室的门缝塞不进来了,有的人就跑到厕所里交换,还有人接到电话,开口马上打钱订30、50、100台QQ。
这不是一家4S店遇到的情况,实际上,从宝安到福田,从南山到龙岗,几乎全城的4S店都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执法人员入场—告知6点钟清场停业—没收发票—禁止售车—贴条封门。
鸡飞狗跳的一夜之后,有一些人侥幸买到了汽车,但更多的人空手而归,有人忍不住向记者吐槽:“这样突然限购太粗暴了。”
4S店人员开始封门
还有人质疑:是谁给了执法人员强力封堵4S店大门的权力?难道真的是“有权就可以任性?”
这一天,深圳成为全国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和杭州之后第8个宣布限牌的城市。
随后又发生了搞笑的一幕:由于深圳突然限牌,导致隔壁的东莞汽车上牌量飙升,2015年共上牌超46万量,超过了深圳的80%。
深圳市政府、交通委这种之前多次“辟谣”表示不会限牌、不会“搞突然袭击”,隔一天突然宣布限牌,只给20分钟时间处理的方式,引来了多方的质疑和不满。
《南方都市报》刊文认为,强调以经济手段治堵的深圳,在经济措施还未开始实施之际就突然采取行政治堵手段,未免让人摸不着头脑。
新浪新闻还专门找出了市政府、市交通委宣布“限牌”、“限外”的政策依据《深圳经济特区道路安全管理条例》,但却并没有发现该条例授权地方政府采取限制性行政手段控制车牌发放。
无题
《新京报》则刊发长篇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本质上,深圳限牌的问题不在突袭,而在有关部门的失信。
该文作者犀利地反问道:因为之前深圳有关方面已经一再承诺“对私家车不限行不限购”、“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如果早知道要进行限牌,何必当时把话说得这么满?
就算有关部门只是含蓄地说“暂时还不清楚是不是会限牌”,也好过事后被啪啪打脸。
相比于深圳的无底线操作,江苏省则显得明白得多了,比如南京市就对限购出台明确规定,要求限购须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由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前30天向社会公告。
也有很多人对深圳的做法表示惋惜,因为深圳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确实有许多优势,例如深圳驾驶员整体比较年轻,更容易接受正确的驾驶观念;城市道路规划较为合理、标识清晰,道路执法比较严格,而且民意基础较好等;
曾几何时,深圳的司机素质之高有口皆碑,在广东省内还有“粤B闪光辉”这样的说法,但深圳却放弃了通过管理和宣传手段来提高道路通过率的方法,而是直接简单粗暴地一限了之。
购车人从门缝中塞进合同
无论如何,这种“先辟谣后坐实”,类似于“半夜鸡叫”的行为,其后果除了戏弄民意,还会自毁公信,并引起许多难以预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