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行李架粘白胶怎么处理,车顶行李架粘胶怎么清除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0-30 07:25:03

车顶行李架粘白胶怎么处理,车顶行李架粘胶怎么清除(1)

李锋华在支医中耐心问诊。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黄江文广 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两年前,这句话曾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有人说,这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失去信仰,不要停下追逐美好生活的脚步,要丰富自己的人生。

近期南方号发布的文章讲述了不少人生故事。对于故事的主角来说,“诗和远方”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是一段圆梦的旅程,是走出困境沐浴阳光的喜悦,是古稀之年再度启程的自信。他们怀揣不同信仰,将自己的人生演绎得多姿多彩。

山区支医 传递温暖

在都市人陌生的地方,层层大山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但同时也阻隔了许多现代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山区,生活、教育、医疗等条件相对落后,居住在那里的人们仍需要帮助。

彝良县地处云南省昭通市乌蒙高寒山区,气候阴冷潮湿、温差较大,加上交通不便、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等诸多原因,该地区是结核病、肺部疾病、骨关节疾病、消化疾病的高发区。去年11月,黄江医院急诊科医生李锋华踏上了赴彝良支医的路程。在那之前,他已经坚守岗位10余年。

整个彝良县城有60万人,只有一家比较大的综合性医院。医院人手严重不足,医疗人员资历尚浅,李锋华成为了医院急诊科的“顶梁柱”。“像一些肺心病、脑卒中这类病人很多,经常需要随时抢救。”南方号“写意黄江”发布的《他争做救死扶伤排头兵,将仁心医德带入深山中》一文记录下了李锋华的忙碌。他住在医院里,除了半夜会随时被急救任务叫醒,在吃饭、淋浴、休息的时候,都会因为接到紧急求诊电话而不得不中断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

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农药中毒的病人经过洗胃和抢救病情仍不稳定,出现呼吸衰竭情况。家属担心治疗得不到好结果,便提出要放弃。“我极力劝说,病人抢救过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后来通过一系列抢救,最终病人康复了,家属也很感激,我也感到很欣慰。”李锋华说。

有人走进大山,有人则带着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南方号“厚街发布”的一篇文章里,为了让山区里的孩子圆梦,东莞爱心人士李维斯与志愿者团队组织了夏令营活动,趁暑假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5名贫困儿童走进城市,感受都市生活。前两天,孩子们来到东莞厚街,在爱心蜡烛传递、电脑编程科技体验、跆拳道等拓展互动项目中与当地100多名志愿者家长及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同时,大凉山的孩子们还收到3万多册爱心图书。

身虽受限 心却无边

生活不易,你必须非常努力。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然身有残疾,但绝不允许让心灵也有残疾。他们比许多身体健康的人更努力、更坚韧,让自己原本带有遗憾的人生活得如夏花般绚烂。南方号“东莞市微马跑步协会”最近就讲述了两位“轮椅跑者”的故事。

1988年出生的陈浩泉是石龙镇本地人,因为先天性遗传疾病,从小他的双腿就使不上劲,只能坐上轮椅。但他却比许多人都更热爱运动,生活阅历也十分丰富。初中就参加过“铁人三项”,2009年进入射箭队集训。刚开始的时候,他需要不断拉皮条练习平衡感,一遍遍拉弓放弓保证动作精准,日复一日地坚持使用拉力器锻炼手臂力量。“刚开始训练真的很辛苦。因为射箭是室外的运动,经常都是烈日当头照,就算刮风下雨都要训练。”陈浩泉说。

2011年6月,陈浩泉在教练员的带领下代表广东省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排名赛与团体赛中打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而不仅射箭练得好,他还加入过飞镖队,在广东省残疾人飞镖赛上也获得不错的名次。

由于腿部需要进行手术,陈浩泉后来退出了残疾人运动队。但自从两年前第一次参加东莞市轮椅跑活动后,他就爱上了奔跑的感觉,并加入东莞微马轮椅运动队。“我想要通过行动去传播正能量,让更多残疾人慢慢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他说。

另一位“轮椅跑者”是曾独自一人带着轮椅和行李箱去乌鲁木齐旅游的黄彩儿。她不仅是两家实体鞋店、一家淘宝网店的老板,还是东莞市残疾人弓箭队和飞镖队的队员,曾获得2014年广东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弓箭比赛亚军。平日里的黄彩儿热爱生活、热爱运动,喜欢唱歌、跳舞、化妆,闲暇时还会弹弹吉他、打打桌球。

因为黄彩儿深知,每个人的生活不是生下来就注定的,精彩丰富或是平淡单一都由自己决定。“社会上还有很多残疾人,把自己困在只有四面墙的房子里。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只要愿意敞开心扉,用强大的内心去接触社会,你就会发现其实你自己也可以走得很远。”她说。

痴迷纸塑

退休建馆

有人说,退休才是生活的开始。在寮步横坑社区,有这么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手将一堆废品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将退休生活过得充实多彩。

南方号“文明寮步”带读者走进这位老人的故事。家住横坑的钟炳卓今年74岁,他曾经是一位小学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9年。“退休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以和、益为主导,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钟炳卓说,年轻时他便异常钟情研究艺术画像和人物雕像。2004年退休后,为打发时间,他开始研究艺术画像和人物雕塑,最开始学着用米粒、泥巴等作画写字。2005年,他尝试用捡来的旧报纸和旧书融成纸浆做面谱,这些形式各异的面谱都是他在河南旅游时看到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来。随后,他就尝试用旧纸张融成的糨糊来塑像。

由于纸糊定型较难,大部分纸塑作品都需要先用铁线折出形状,然后再用纸进行填充,随后用白乳胶和石粉进行磨平,最后进行上色、添画上图案。“长条奔腾的龙我用了大概7个月的时间,龙舟也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钟炳卓说。

在旁人眼里,钟炳卓做纸塑成痴,经常一做就停不下来,有时候晚上七八点都还在艺术馆做纸塑。对于常年“泡”在艺术馆,爱人黄葵笑不但没有怨言,反而为了支持他的兴趣爱好,每天也要跟随钟炳卓来到艺术馆,给艺术馆打扫卫生。

“我这个人吧,做事情要么不做,要做一定就要做到最好。”钟炳卓说,自己一直喜欢艺术创作,退休之后便萌生了创建艺术馆的想法。除了自己创作艺术品外,他还在现场提供免费教学,希望更多人能将珍贵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5年6月28日,由钟炳卓牵头创建的寮步横坑横塘艺术馆揭牌成立。这家村级艺术馆向市民展示纸浆塑、书法、绘画、摄影等众多艺术作品,展示面积共三层近千平方米,向公众免费开放。艺术馆本着搭建艺术沟通桥梁的宗旨,以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横坑社区文化艺术繁荣与发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