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分从浙江省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的郑宏同学认为,由于安排不当,很容易造成“前
松后紧”。她写道:“具体来讲,如果你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不用太着急,你完全可以
对自己说:我有权利去玩。但不是说你可以不顾学习是积累阶段,除课本知识外还应该
多涉猎课外知的高考题越来越活了。至于考试,单元测验复习加上期末总复习就够了,
只要你有中等以上水平就完全有能力冲刺名牌大学。最关键的是高是最难熬的,但还是
要给自己留出娱乐的时间,我一直相信只学不玩的人是考不出好成绩的,因为他们压力
太大。”
高一打基础,高三冲剌宁夏高考文科状元梁莹同学说:“高一打基础,高二综合扩展、大量吸收课外知识,
为高三作准备,高三冲刺。”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王微微
则认为,高一打基础;高二设法使强项更强,弱项跟上;高三则是冲刺了。
好比马拉松从云南考入北京大学的张东升同学则说:“如果说高中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长跑的话,
那么高一便是兴奋的起点,高二算是难熬的中段,高三则是最后的冲刺。”他又具体叙
述道:“高一、高二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越厚,才能冲得越高。因此在高一、高二的
学习中,我们应当时刻记住'广博'二字。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偏科,文理科同等对待。自己喜欢的课要努力学好,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优势;
不喜欢的课亦应耐心听讲。
二是多读课外书,广泛涉猎各国文化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这点相当重要,
很多平日堪称优秀但却并非尖子的学生到了高三一跃而上,凭的就是较深厚的文化素养。
至于具体读哪些书,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这个人喜欢总体浏览,把四五本厚
厚的文学史仔细读了一遍,记了 4 本笔记,收获不小。之后也就知道名著的价值所在,
知道了该读什么。
三是常去阅览室,多读各种期刊杂志,坚持看报纸,关注国家大事。记得我上高中
时,每天必去阅览室,有时星期六、星期天也会鬼使神差般地转到那儿(周六、周日不
开门)。我每天都看报纸。期刊杂志则凭兴趣,随手翻阅,碰到感兴趣的就抄下来,不
知不觉中也有了几大本摘抄。于是,与人谈天头头是道了,写起作文来一挥而就了,其
实归根到底是因为知识面广了,知识增加了。
高中三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辽宁省考入北京大学的王冬同学则告诉师弟、师妹:应统筹安排。整个高中阶段
应被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周密、准确地规划时间。各个阶段的努力程度应该是相
同或相似的,准确地说,针对高考的应考期不仅仅是高三,而是整体。所以需要你全力
以赴。具体说来,每一个人在考入高中后都应该为自己做一个规划、每一学期应该做什
么,着重抓什么等等。尤其当你决定了选择文科或理科之后,更要抓紧一切时间,统筹
规划,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我来说,完整的规划是从高二开学选择文科开始的,具
体说是高二侧重抓历史、政治,并学完全部高中课程;高三着重抓数学、反复复习课业
并进行大量练习,另外从高三寒假开始查缺补漏,对重点着重背记。由于有了这一规划,
我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学习,而且制定的目标也给了自己压力和动力,促使自
己全力以赴,完成规划的指标。
“少壮”派比不上“元老”派从海南考入清华大学的文万强同学,则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出结论:那学习一贯好
的同学,往往考上北大、清华;那些靠高三突击的同学,当然也有好的,但总体看,要
稍逊一筹。他写道:“在当时同学们中有一种诙谐的说法:成绩一向突出的同学称为,
元老派,成绩突飞猛进的同学称为‘少壮'派。从高考成绩来看,元老派大占优势,这些
同学多数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颇有'姜还是老的辣'的气势。'少壮派'在高考中纷纷显
出‘底气不足'的症状,这部分同学大多考取北邮、中国科技大、复旦等名校。我举这些
事例,是为了说明学生的底子、素质很重要。
应节节上升考入复旦大学的赵嵯同学说:“高一的时候,我曾经计划过的学习情况。我告诉我
自己:高一,我级前 100 名;高二争取进入前 70 名;高三级前 50 名之内。”
高一、高二抠难题,高三回归课本内蒙古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徐鸿同学说:“高一、高二时就抠难题,高三考前
主要看课本。当然难题也要做,但看课本比以前多好多,重点放在书本知识上。”他说:
“学习方法上还是要注意课本,一定要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要打
牢一些,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分块地掌握,然后再综合运用它们。
高一各科兼顾,高二攻克弱科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北京大学张晓楠同学则说:“我的经验是高一各科兼顾,高
二大体上平均分配精力,但要适当突出重点,攻克劣势科目。高一阶段一定要把握课本,
高三上学期集中精力攻克劣势科目,多做习题,高三下学期则又要各科兼顾,回归课本,
这时要注意的是各个科目中较弱的知识点,注意书写流畅,注意答题规则。”
张晓楠同学解释说:“高一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可能有些不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
这时候对于自己的优势及劣势科目也未明显区分开,盲目抓重点绝对无效,只有各科兼
顾,才能打好基础,平衡发展。高一已经可以开始一些准备工作了,比如背英语单词,看世界、中国地图,记语文
基础知识,这些都是高考必备的,多走一步成功的机会就大一分。就以单词为例吧,就
算你一天仅仅比别人多背 15 个下来也有 5000 多个单词了。这时,你的同学还赶得上你
吗?高一的竞争是不明显、然而又几乎是具有决定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三才是小
修小补。
高二呢,高二进行分科,这时我们对自身情况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地把握。这时,只
有兼顾各科才能打好基础,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果出现了“短腿”科目可就惨了。怎样
兼顾?看课本、预习、复习、消化一样都不能少,要知道高考考的都是基础,课本是关
键。另外,可以适当分出一定时间来攻克劣势科目,尤其是刚分科,大家都处于不太清
醒的状态,这时突击最有成效,不知不觉中别人惊醒时,你已经进步神速了。
高三上学期,则已进入总复习阶段,这时优势科目已大体定型,不会在短时间内后
退,可以攻克劣势科目为高考做准备了。这时候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大量做题,
而高三下学期进入全面总结阶段,又要回到课本,注意一些应试技巧,即通常所说的“非
智力因素”,如书写、格式、细心等。不可不提的是模拟考。模拟考,顾名思义,最大
作用就是使你适应考试,进入状态,能合理地分配时间,能不慌不忙地答卷,能按照高
考试卷格式填写相关内容,成绩倒是次要的。因此对待模拟考试要胜不骄、败不馁,发
现有缺陷的知识及时巩固就可以了。”
高中好比 800 米跑毕业于重庆市江津一中的幸嫡同学,高考意外失利后,高考以 666 分的成绩成为重
庆市高考文科状元,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或许是因为多了一些挫折,她对高中生活的
反思更多一些。、她说:“学习好比是 800 米赛跑,高考只是剩下的一小步,高三是你剩
下的 50 米,除了冲剌,别无他法,其中关键的是高一的前 400 米和高二的 350 米绝不
可以轻易放弃。有的同学升入高中,不习惯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无人管束,就自己放
松,结果荒废了高一、高二,到高三再怎么努力补缺,效果也不见佳,可见高一、高二
打基础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个整体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北京大学王海桐同学认为的学习是一个整体,无法割裂开来。
她说:“我认为的学习是一个整体,无法割裂开来。高一、高二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有些人高一、高二混混沌沌过去了,到了高三,妄想通过废寝就得到理想的成绩,这是
十分困难的。到了高三,别人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已在做质的飞跃,而你还在做量的
积累,自然会产生差距。高一、高二重点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此时授课是相当细
致的,这时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学透,到了高三时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就大有益处。平时学
扎实,对自己的弱势分析清楚再对此加强,效果自然好。
经过高一、高二的厚积,高三就到了冲刺的阶段,首先自己要心中有个数儿,要配
合老师的步伐制定一个计划。计划不必太细,但什么时候复习基础知识,哪一阶段综合训练,到最后针对高考进行集中训练,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到高三时茫然失
措,一会儿感到时间不够,一会儿又觉得时间还有很多。”
高一、高二抓数学,高三抓文综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徐语蜻同学说:“对于文科同学来说,高三前期文科综合的学
习任务不是很重,而且在高三第二学期后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非常繁琐而且需要占据
大部分学习时间的,所以她觉得对于数学学科要根据不同的阶段来区别对待。在高三的
前期,就是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必须给数学分配比较大的学习时间,因为在高考时,
不管是文科或者理科,数学都是一门拉分的科目,分配学习时间的时候,必须有所倾斜。
而在高三学期的后半学期,时间花在文综上面比较合算,能最终提高高考分数,所以数
学的复习时间以每天半个小时为宜,让自己不至于手生。做题的时候,有非常大的敏感
度,能够保持一个反应非常快的状态,花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否
则就会挤占复习文综的时间了。由于文科数学相对理科数学来说难度不是非常大,还是
以基础题为主,所以她建议大家重视基础题,注意老师在课上经常讲的题目,可以用一
些通法来解答一些题目。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老师讲的例题,最好在记课堂笔记的
时候能够把例题也记下来,课后总结一下解题思路,第一步实质上做什么工作,第二步
做什么工作,概括起来,以后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套路来做。这样既可以
节省时间,而且正确率也比较高。实践证明,这也是应积极提倡的一个方法。对文科同
学来说,掌握这种方法对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
高一、高二苦一点,高三轻松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理科状元、北京大学秦道明同学则认为,就高考而言还是高一、
高二的知识量比较大,高三只是老师发卷子复习、巩固。他说,不少同学都把高三看成
关键,但他却觉得,他的能力主要是在高一、高二掌握的。
海南省高考文科状元黄海文同学说:“感觉高一、高二很苦,把高一、高二的基础
打牢、打好,高三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在不停的模拟考试中,也要抽时间多和同学打球、
活动。高三同高一、高二相比,要轻松一些,高一、高二像是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但基
础打得好,高三是不成问题的。通过对自己心态的放松,结合做题锻炼思维,高三还是
相对轻松的。
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的宋天奇同学说各有各的任务,丝毫不能松劲。他说:“高一
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迅速转型是一个目标。另外就是打好基础,高一时掌握知识的
坚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后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这一时期主
要是锻炼各种基础能力的时期,例如联想、分析、空间想象、极限思维等,学好高一的
课程,以后的学习就会轻松许多,否则会非常吃力。
高二的学习任务相对于高一更苦,在你继续打好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掌握考试的基
本题型。扩大英语词汇量,并且发展数学和理化能力,是高二的主要任务。所以,在高
二阶段是丝毫不能松劲的。高三是压力。正如前面所说,此时才是考验你学习态度的时候的任务就是熟悉考试
模式,做到以一颗平常心应对外界的变化,无论高分低分都能泰然处之,做到宠辱不惊,
这样你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高还要通过各种试题对自己知识的掌握进行查漏
补缺。总之,高三是关键。毕竟,每个人都要冲过高考独木桥。”
高一、高二以内容为单元,高三以时间为单元清华大学的银春川同学说:“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的提高。高一、高二的时候一般
是以内容为标准(也就是课文中的章节)做阶段性总结。举物理的例子来说,每学完一
章就把笔记拿出来,将整章的内容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另外
找一本笔记摘抄出来,期中或期末复习的时候就以这本笔记为主。语文和英语知识点比
较零散,更多靠的是每一天的复习积累,阶段性总结就要弱一些。而到了高三,所有的
内容都学完之后,就可以以时间来划分了。高三时每个月都有一次模拟考试,考完之后
有两天时间休息。这个时间就应把模拟考试中的错误点做一下分类,比如:基础不牢固,
运算能力不足,或是粗心大意。然后对比上个月的分析,看自己在什么方面有了进步,
什么方面停滞不前甚至退步了。再针对这个分析,制订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高三心态不能浮躁内蒙古高考理科状元、清华大学徐鸿同学说:“到了高三,心态千万不要浮躁,不
要就要高考了怎么办是很长时间呀,直到离高考还有最后一天你还是能够学到一些新的
东西,还能使自己有一点提高的。我觉得每天都有一点提高这样就好了。一定要做一些
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没有任何意义地去焦虑,去烦恼,去自卑,这都是没有用的,一定
要树立自己的信心,只要能完全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就已经足够了。
高三的寒假特别关键从北京市重点中学第四中学考入清华大学的孙立元同学,则特别强调的寒假。他甚
至说:“高三的寒假,是直接关系高考成败的一个重要时段」以他本人为例,放假前他
的英语总是在 100 分左右的水平,而经过一个寒假的努力,假期后一下子就稳定在 120
〜130 分,的确提高不少,故而孙立元同学说:“寒假给你一个独立支配的整块时间,对
于单科突进是很有好处的。”当然,现在不少学校高三不放假,一直补夜,这就无能为
力了。
高三有 3 个“黄金时间”以安徽省高考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的张文静同学的说法与孙立元同学略有
不同,她强调中,有 3 个便于提高成绩的“黄金时段”。
第一个“黄金时段”:高三上学期的 9 月至 11 月。这时期因有高中毕业会考,老师
一般不会给太多太难的练习。抓住这一时期的时间,便于提高成绩。
第二个“黄金时段”:寒假期间,这一点张文静同学的意见与孙立元同学一致。
第三个“黄金时段”:5 月至 6 月中旬。这时已邻近考试,记忆力也当相应增强。
高三可分为 5 个阶段青海省高考文科第二、从青海徨川中学考入北京大学的冀梦晅同学说,高三(包括高二进入高三的暑假),可以分为 5 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高二暑假期间对整个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进行温习,系统地将数、
语、英、政、史 5 门课温习一遍。语文、英语以温习课本为主,数学则着重于基础知识
的复习,重新看高中笔记、基础练习等。政、史按章复习,梳理知识点。
第二阶段,高三上学期,重点放在数、英两门上,将这两门课分别划为若干板块。
如英语,我根据考试题型特点将其分成单选、完形、阅读、改错、写作五大板块,进行
专项训练。同时,对政、史继续分章复习。
第三阶段,高三寒假,重点放在政、史上,进行专题训练。如对历史,根据不同的
历史时期划分专题。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我就将其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
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几个不同阶段,逐步复习。
第四阶段,高三下学期 2 月、3 月查漏补缺。通过基础、板块、专题复习找到知识
漏洞,并在此阶段进行专项训练。
第五阶段,冲剌阶段,进行计时模拟练习。总结在模拟考试中的不足,对薄弱环节
加以巩固。
优等生如何过高三一位高考状元专门谈了优等生应如何度。他说,有了高一、高二扎实的基础,高三
的综合复习对于优等生来说并不是难事。但从复习当中找到这样、那样的以前所遗漏的
问题也很有必要。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如何让自己的水平在高三阶段跃进到一个新的高
度,也许是最重要的。
首先,在复习阶段的前半部分,要尽可能地查缺补漏,而且,要自己主动地深入复
习,在跟上老师节奏的前提下,尽量深入一些,从而站得高望得远。在这个阶段,只需
和老师复习的进度持平即可,不宜超前自己另起炉灶。在复习的过程中,重点要弥补自
己相对弱的科目的不足,切不可只凭兴趣发展自己的强项,而忽略了弱项,不要作跛脚
先生。另外,还想对优等生们提出一些建议,基于你们的水平,完全可以看一些历届的
高考题,并重点分析一下出题的思路。通常,学生是只顾做题,而不管出题的,出题和
研究试题是老师的事情。但是,作为优等生,你们完全有能力去做这一步工作。做这一
步是非常有好处的,它肯定可以使你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在你对试题研究清
楚之后,在考试时,遇到一道试题,你可以马上反应出它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关公式及
相关需注意的问题,并意识到通常会在哪些地方设有难点、“陷阱”。在遇到稍难的题时,
你的思路会马上走上正轨,而不是想半天而不得其法。他还说,他在高三时非常喜欢看
的一本杂志,便是《试题研究》,其上的文章都是介绍考题的,他经常会根据上面的文
章的分析来调整复习的重点,提醒自己重视哪些知识点。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方法是仅
为考试而学习,或许还会有人不屑去做。但这决不同于猜题押宝,高考题是猜不中的,
但研究试题却真的会对学习有帮助,对我们的能力有提高,会使我们在复习中少走弯路,何乐而不为?
当你进入高考复习的冲剌阶段时,相信即使是优等生,压力可能也会很大。如果能
有着极强的自信心,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自然很好,但也有一些人尽管自己很有实力,
也还担心自己如果发挥不好会与自己心爱的学校擦肩而过,尤其是在一些竞争异常激烈
的地方。大家都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高考。不必担心自己的水平会比同样优秀的
对手差,因为别人其实和你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大家的实力彼此相近,而决定谁能
迈进名牌大学的校门的,其实是一个发挥是否正常的问题。而怎样才能正常发挥呢?这
实际上很简单,别自己吓唬自己,做到大考前不慌乱,这样自然会成功。
在高考前的日子里,有的优等生可能有时会感到很无聊,有的优等生甚至抱怨高三
太乏味,没什么知识可学,也许有的优等生会十分悠闲地放松,不过最好还是按部就班
地继续看书、做题,只不过,这时不要再那样劳累,而是着眼于整体,重点在总结,不
要再为做错一两道题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