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1-2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12-27 05:39:12

1.10 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

1.10.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建公路填隙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10.2 施工准备

1.10.2.1 技术准备

1. 填隙碎石已经检验、试验合格。

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 试验段施工选取 100m~200m 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 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机械组合、 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流程。

1.10.2.2 材料要求

1. 填隙碎石用作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53mm;用作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63mm。

2. 粗碎石宜采用石灰岩或漂石轧制,漂石的粒径应为粗碎石最大粒径的 3 倍以上;也可以用稳定的 矿渣轧制,矿渣的干密度和重量应比较均匀,且其干密度不小于 960kg/m3。材料中的扁平、长条和软弱颗 粒的含量不应超过 15%。

3. 填隙碎石、粗碎石的粒径的组成应符合表 1-23 的规定。

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1-2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1)

4. 粗碎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作基层不大于 26%; 用作底基层不大于 30%。

5. 填隙料宜用轧制石灰岩碎石的石屑。采用表 1-23 中标准尺寸为 30mm~60mm 的粗集料时,填隙料宜 具有表 1-24 的颗粒组成。

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1-2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2)

1.10.2.3 机具设备

1. 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洒水车、石屑撒布机、压路机等。

2. 运输机械:自卸汽车等。

3. 施工测量和检验试验设备:弯沉仪、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3m 靠尺、钢尺等。

1.10.2.4 作业条件

1. 填隙碎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并验收合格。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平整度、 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2.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经就位;拌合及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3.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1.10.3 施工工艺

1.10.3.1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备料→运输和摊铺粗碎石→撒铺填隙料和碾压

1.10.3.2 操作工艺

1. 测量放线

(1) 在下承层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20m 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 10m~15m 设一中桩,同时测设边桩。

(2) 高程控制间距直线段宜为 20m,曲线段宜为 10m,并在两侧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填隙碎石边缘的设计标高。

2. 备料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 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 30%~40%。

3. 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1) 碎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 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计算好的间隔卸置于下承层上。应严格掌握卸料 距离,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过多。

(3) 先用推土机将粗碎石均匀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再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辅以人工将初平 后的粗碎石料进行精平,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4) 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4. 撒铺填隙料和碾压

(1) 干法施工

1) 初压:用 6~8t 压路机碾压 3~4 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上,碾压从 两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外 侧路肩进行,错轮时,每次重叠 1/3 轮宽。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 具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2) 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 度 25mm~30mm。必要时,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3) 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碾压速度宜控制在 2.0km/h 以内,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的 孔隙中。碾压方法同初压,但路面两侧应多压 2~3 遍。

4) 再次撒布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的设备将干填隙料再次撒铺在粗碎石上,松铺厚度 20mm~ 25mm,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5) 再次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按本款(1)中 3)项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 工进行找补。局部多余的填隙料应扫除。

6) 碾压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满的孔隙,则应补撒填隙料,并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空隙被 填满为止。同时,应将局部多余的填隙料铲除或扫除。填隙料不应在粗碎石表面自成一层。表面必须能看得 见粗碎石。如填隙碎石层上为薄沥青面层,应使粗碎石的棱角外露 3mm~5mm。

7) 当需分层铺筑时,应将已压成活的填隙碎石层表面粗碎石外露约 5mm~10mm,然后在上摊铺第二 层粗碎石,这样可以使上下层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会产生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整个填隙碎石的力学 性能。并按本款(1)中 1)项到 6)项要求施工。

8) 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 12~15t 压路机再碾压 1~2 遍。在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 动现象。在碾压之前,要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宜为 3kg/m2 以上。

(2) 湿法施工

1) 开始工序与本款(1)中 1)项到 6)项要求相同。

2) 粗碎石层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应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和,但应注意避免多余水浸泡下承 层。

3) 用 12~15t 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将湿填隙料继续人工扫入所出现的孔 隙中。需要时,再添加新的填隙料。洒水和碾压应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粉砂浆应填塞全 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4) 干燥:碾压完成的路段应让水分蒸发一段时间。结构层变干后,表面多余的细料以及细料覆盖层 都应扫除干净。

5) 当需分层铺筑时,应将结构层晾干后,将已压成活的填隙碎石层表面的填隙料扫除一些,使表面 粗碎石外露 5mm~10mm,然后在上摊铺第二层粗碎石,并按本款(2)中 1)项到 4)项要求施工。

1.10.3.3 季节性施工

1. 雨期施工时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并采取相应排水措施,以防雨水进入路面基层,冲走基层表 面的细粒土,从而降低基层强度。

2. 雨期施工期间应随铺随摊随碾压,当天碾压成活。

3. 冬期不宜用湿法施工。施工应采取措施避免下承层受冻。

1.10.4质量标准

1.10.4.1 基本要求

1. 粗粒料应为质坚、无杂质的轧制石料或分解稳定的轧制矿渣,填隙料为 5mm 以下的轧制细料或粗 砂。

2. 应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使填隙料填满粗粒料空隙。

1.10.4.2 实测项目

见表 1-25。

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1-2石子压碎值的标准范围(3)

1.10.4.3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现象。

1.10.5成品保护

1.10.5.1 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上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施工机械设备必须行走临时施工便 道。

1.10.5.2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1.10.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10.6.1 为防止填隙料未能填满粗碎石层内部的全部孔隙,应严格控制填隙料或粗碎石的颗粒组成;增 加填隙料用量;合理选择振动压路机型号,调整碾压次数。

1.10.6.2 避免填隙料覆盖粗集料而自成一层,应控制填隙料铺撒量,应将局部多余的填隙料铲除或扫除。

1.10.6.3 填隙料或粗碎石颗粒组成应均匀,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上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防止填隙碎石基层局部松散。

1.10.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0.7.1 环境管理措施

1.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消纳。

2. 装卸粗碎石时,应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如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则应采取降噪措施。

3. 车辆行驶过程中尽量减少鸣笛,降低噪声。适当控制车载,以避免车辆大油门行使产生的强噪声。

4. 临时施工道路必须设专用洒水车经常洒水降尘。应安排专人负责清扫临时道路上遗洒的易起尘的材料。

5. 遇 4 级以上大风天气时,应禁止铺洒填隙料施工。

1.10.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 施工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设备。

2. 机械设备必须定期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性能良好。

3. 推土机、压路机等配合作业人员应注意力集中,面向施工机械作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