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的管理人员在对入库的作业进行设计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出入库作业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对在仓库管理过程中有关与物流作业要求不相适应的步骤或程序进行适当的纠正,尽可能去除物流中的中间环节和无效步骤。例如,当物品入库时,没有加强对物品的验收和登录;当物品存储时,不注意加强物品的保管和养护;当物品出库时,没有经过详细的清点就出具出库凭证等。仓库作业管理的每一道程序都要符合货物存储和搬运的要求。
仓库作业过程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验货收货。物品入库只是物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准确及时验货收货为此环节的加强提供了保证。在仓库的具体作业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核对入库凭证。根据物品运输部门开出的入库单核对收货仓库的名称,印章是否有误,商品的代号、名称、规格和数量等是否一致,是否有更改的痕迹,只有经过仔细的核对无误后才能确定收货。
(2)入库验收。物品的验收包括对物品规格、数量、质量和包装方面的验收,对物品规格的验收主要是对物品品名、代号、花色和色样方面的验收;对物品数量的验收主要有对散装物品进行称量,对整件物品进行数目清点,对贵重物品进行仔细地查收等;对物品质量的验收主要看物品与仓库质量管理标准是否相符合,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等;对物品包装的验收主要有核对物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包装标志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等。
(3)记账登录。如果物品的验收准确无误,则应该在入库单上签字,确定收货,为货物安排库位并予以编号记录,并登记仓库保管账,仓库有系统跟进时,也需要同步录入系统,货物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在单据上注明状态。
仓库作业过程的第二个步骤是存货保管。仓库要保持好物品原有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防止由于不合理的保存方法而产生物品破损等现象,具体步骤如下。
(1)堆码。由于仓库一般实行按类区分的库位制度,因而仓库管理员应当按照物品的存储特性和入库单上指定的货区和库位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堆码,做到既充分满足货物保管需求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有条件的仓库应该把具体要求提前录入系统,由系统根据设置的条件指定入库位置和堆码方式。
在设置堆码要求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仓库通道与堆垛之间保持适当的宽度和距离,提高物品装卸的效率;
B-根据物品的收发批量、包装外形、性质和盘点方法的要求,利用不同的堆码工具,采取不同的堆码形式,绝对不可将性质上相互抵消
C-不要轻易地改变物品存储的位置,应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在库位不紧张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物品码放拥挤和覆盖零乱现象。
(2)仓储商品的日常维护。仓库管理员应当经常或定期对仓储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对于易变质或存储环境比较特殊的物品,应当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维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损坏。在仓库管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温度、湿度和防护措施,预防破损、腐烂或失窃等,达到存储物品的安全。
(3)盘点。对仓库中贵重的和易变质的物品,盘点的次数越多越好;其余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盘点(例如每年盘点一次或两次)。盘点时应当做好记录,如果出现问题,应当尽快查出原因,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