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板镌刻,悬挂在书房门口或墙壁上,既可以起到警觉戒慎和自勉的作用,又可标榜主人的高远志向和节操,展现出一种平和典雅的芸窗之美。
明代中后期城市兴旺,工商业繁荣,财力雄厚的商人大力营造私家园林的同时,又“与贤士大夫倾盖交欢”。
有钱又有文化追求的商人,聘请名士为自家的亭台楼榭题匾,为造景增色,一时蔚然成风。
这种做法也被文人效仿。为书斋题匾,高悬于门户或书房的墙上,发激扬之义,立奋发之志,渐成时尚。
不少文人出书结集,也是沿用自己的斋名作为书名,如祝允明的《怀星堂全集》,顾元庆的《夷白斋诗话》等。
斋名甚至成为许多文人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别号,文房匾也由此发展成为中国书斋文化的一个独具韵味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