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线上社交平如QQ群、微信群、微博、豆瓣和小红书,是大家互相连接的主要场所,其次是线下不同的场所如小区楼下、公园等公共场所等。
@陈小钱 所在的住宅小区有一个养宠人的群,年龄最小的可能是高中生,稍大一点的叔叔阿姨也有,大家大概每个月会在线下聚一次,约着去附近的公园、草坪一起遛狗、逗猫。
不同年龄,通过宠物交到同好的方式各有不同。00后有更多结交同好的图景,不仅在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结交同好,还偏爱在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认识朋友。
@小风车车 告诉我们,她的抖音账号下,有5个抖音粉丝群,每个群最多可以进500个人。在类似抖音这样的粉丝群里,大家不仅可以直接跟宠物博主对话,关心宠物博主的宠物今天过得怎么样,也可以互相聊天,成为朋友。
00后还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比如去宠物品牌线下体验店,和有同样品牌偏好的养宠人达成“养宠审美一致”的共识,从而交到同好。除了00后,90后在宠物品牌线下体验店交到同好的比例最高。
在上海工作的铲屎官沈玉桂(化名)就曾在未卡线下体验店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本来对方只是拜托我帮她拍张照,拍完我感慨了一句‘真好看,好想把东西都买回家’,她激动地说她也是,我们就这样聊起来了,最后还加了微信,每天互发‘猫片’,互相种草养猫好物。”
宠物,是同好之间一开始主要的聊天话题。包括“宠物的日常生活”“养宠注意事项”和“宠物用品互相种草”。
但我们也发现,养宠时间越长的宠物主,和同好之间交流的话题会越来越广,也因此越容易和同好之间成为挚友。
从养宠一年内到养宠三年内、四年内,宠物主和同好交流“自己身边的事情”“现实中的新闻热点”“对未来的思考、价值观等”的比例越来越高。
小壳(化名) 和男朋友最早是在大学救助流浪猫的群里认识的,“刚开始只是觉得这个男生挺有爱心的,后来相处下来觉得他性格、观念都挺对我胃口的,所以就和他谈恋爱了。”“现在我们养的猫已经2岁了,我们自己明年也准备结婚啦。”
@陈小钱 在2017年就已经在某宠物交友App分享养宠日常,所以认识了一些养宠博主。“时间久的,已经认识了4、5年,平时我们也会有小群,会互相种草,也会分享一些薅羊毛的活动。”
@小风车车 也提到,自己的手机里也有很多宠物大群、宠物博主群,但关系比较好的也有自己的小群。“我们之间是很好的朋友,如果对方要结婚,我们都会去参加的。”
可以看到,宠物部落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过程——先是人们因为养宠而获得情感积累,然后通过简短的交流养宠经历、养宠消费产生情感共鸣。随着彼此间越来越熟悉,大家基于自身的需求,主动和其他养宠者互相分享经验和感受,找到更多除宠物外的共同点。最后进一步和部分养宠者交流更多除宠物外的事情,达到深层次的互动。
由此,一旦养宠、或对某个宠物品牌感兴趣、乃至于消费了相同的品牌,就能在线上或线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宠物部落”。宠物、或有特色的宠物品牌,都会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本期编辑 周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