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大熊猫粑粑的幺九亲测:真的不臭!
图自:大熊猫基地(粑粑纪念品)
但猫咪粑粑臭,是有正经作用的
除了喷尿,野外的猫咪/猫科动物,也可能通过粪便标记领地。
狮子巡视领地拉的一丢丢粑粑,其实是标记地盘
图自:油管
研究发现,猫粪便中也存在MMB(化学结构为3-巯基-3-甲基-1-丁醇),这是一种在TA们尿液里起到标记领地作用的含硫氨基酸。而含硫(例如鸡蛋、大蒜),就是多少会臭一些。
✔ 因此猫咪粑粑臭一点点,是不可避免的。
❌ 但如果臭了亿点点,就要考虑下面这些情况了:
目前研究可能影响变臭的因素
我们之前有过科普,简单复习一下。主要包括:
● 饮食结构:谷物、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或罐头添加增稠剂,可能加重粑粑臭味,且干粮or湿粮的质感差异,也会造成不同影响;
● 寄生虫感染:滴虫、球虫等;
● 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 消化系统不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的吸收不好;
● 荷尔蒙变化:如猫咪处于发情期;
● 接受药物治疗:如部分止疼药等;
● 肛门腺因异常堵塞;
● 以及,肠道菌群差异。
肠道菌群差异,是个别猫粑粑很臭的
主要“罪魁祸首”之一
图自:猫研所
而近几年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猫咪肠道菌群差异,深受主人影响!
▌1. 和猫长期同居,你的一些菌群可能“外泄”给了猫咪
● 科研人员早年根据多个“人畜生活中肠道菌群的检测”曾推断:人、畜可能存在一定的肠道菌群“共享”[12]。
● 2016年,波兰一项研究发现,家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野猫。
对当地兽医诊所和猫舍的415只猫咪进行的定植检测,结果支持了先前的假设,即:某些细菌会从主人“溢出”到他们的宠物,为定植和感染创造“储存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