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是从农村里来的,他干装修这个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
他带着侄子大勇,还有几个同乡的,一起在包工头老赵手下做事。
这天,他们正在做事儿,有个拿着皮包的中年男子进来了。他看得出,老邓他们的活做得不错,就邀请老邓去帮他的房子做装修。
老邓做了二十多年装修,都是给别人打工,从来就没有自己包过工。他犹豫再三,还是跟他去看了房子。
我们都知道,包工头可比打工的赚得多了。而老邓的包工头之路真的会顺风顺水吗?
这个故事是来自电视剧《渴望城市》。这部电视剧,有23集之多,但是它每一到两集讲一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农民工进城谋生的一些生活状态,道出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的艰难,很真实,也很现实。下面我们一起看完老邓的故事。
老邓带着大勇,跟张刚去看了他的房子。原本行事谨慎的老邓,犹豫不决。他想回去考虑一下,再给张刚答复。最后在大勇的劝说下,老邓接下了这个活。
老邓装修了几十年,这点活对他来说,很有把握,他怕的是结账的问题。他想要和张刚签下合同比较稳妥,而张刚马上从皮包里掏出了三千块钱现金作为预付款,交给了老邓,并且没有找老邓要收据。装修所用的材料费也由张刚直接购买,老邓只负责叫人来装修就行了。老邓觉得这个张老板,为人爽快,便也没提了合同的事情。
其实从这里我们就看出了问题,帮别人办事,没有一纸合同来约束双方,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更何况老邓对这个张刚也只是初识,并未深交。
张刚买回来的材料很快就用完了,老邓打电话给张刚叫他抓紧时间买材料。这时候问题来了。张刚以生意上资金周转为由,叫老邓先自己垫资买材料,保留好收据,后面和工钱一块儿结。而张刚给的预付款也用完了,老邓找他结部分工钱,也没有要到钱。
老邓对张老板的话深信不疑,果真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去买材料。
施工进度到了一半,工人要求结工钱,老邓给张刚打电话要钱,张刚还是用各种理由来搪塞老邓。老邓不仅没要到钱,张刚还要求老邓要按期完工。老邓这个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了,但是他还是选择再相信他一次。为此,他找老赵借了两万的高利贷,月息10%。
其实,看到这里,我特别理解老邓。打工了二十几年,这是他自己承包的第一份活,他想要把它按时做完,好去跟张刚结工钱。不然如果现在不干了的话,不仅拿不到工钱,就连之前买材料的钱都是自己垫的,可能都会打水漂。
但是,一个农民工,帮别人装修房子,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就自己垫资去给别人装修,风险实在太大了。中国有句老话,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老邓敢垫资帮张刚装修房子,肯定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房子装修好了,张刚总得回来住吧。到时见到人,再找他要钱也不迟。
突然,有一天,新房里来了一堆夫妻,他们来询问装修的工程进度。老邓问他们是谁,对方说张刚已经把这套房子卖给他们了,他们现在是这套房子的主人。老邓打张刚的电话,再也没有打通。这是张刚叫来的装修队,新来的房主拒绝支付这笔装修费。
老邓的世界一下子就昏暗了,自己揽的第一次活让自己陷入了泥潭。非但没有赚到一分钱,自己的积蓄也没了,还欠着老赵两万块钱高利贷。
事后,老邓带着大勇,经过不断打听,终于找到了张刚。最终张刚准备还钱的时候,另一路催债人员也不请自来,抢走了原本张刚准备还给老邓的钱。争执之下,大勇砍伤了人……
张刚的自私,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没有错。而张刚呢,在争执自卫之下砍了别人,法律又会如何判罚呢?
现实中,每年围绕着农民工权益的案子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是拖欠工资。出门打工的人大部分是中年人,他们每个人出门打一份工都很不容易。人到中年,如果家庭本身就不富裕,在外打工又不能及时领到工资的话,是一件和可悲的事情。上头有年迈的父母要赡养,下头有在上学的孩子在伸手要生活费。
我们会发现,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点对民工特别重要:
一个是秋季开学前,因为孩子要交学费,还要生活费。
另一个是春节过年前,因为忙碌了一年,不能空着手回去见自己的父母亲。
这种现象虽然越来越少,但是一直都存在。我们希望民工在外打拼的同时,更要加强法律意识,一旦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坚决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